• 96阅读
  • 0回复

江淮岭上说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3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江淮岭上说文章
  周同宾
  在大别山区的新县,参加当代散文研讨会期间,文友们一块儿去游江淮岭生态园。踏几十磴台阶,登上江淮亭,稍作勾留,年轻人和几位精神年轻的老者继续登山去了,只我和北师大教授刘锡庆等三位先生停下。我心想,即便爬到最高处,也不过验证一下杜甫说的“一览众山小”,何况,要上的山未必最高。他们三位,或许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慢步下了江淮亭,找一平坦处坐下了,坐在草地上。这草,是真正的野草,长得密,且柔韧,坐下感觉甚好,依依地,得到山野的体贴。正坐在长江淮河的分水岭上,暗思忖,橘生此地为橘为枳?远看近看,看出天真高,地真厚,天地间很是空旷寥廓。看见峰峦皆似奔马,有动态感,岩石都粗朴,还是原始的模样。一切能长树的地方,都林木葱茏,针叶和阔叶汇成绿色泛滥;秋虽将尽,秋仍不老,山野依旧生机蓬勃。许是受到感染,周遭静寂,我们却思维活跃,话都多了,说的仍是文章事,却说得自由自在,无遮无拦,说司马迁、韩愈,说鲁迅、周作人,说季羡林、张中行,说目下文坛风头正健的中青年散文家,也对那些虚假、矫情、卖嗲卖乖的语言制品,说了很有分量的坏话。刘教授讲的启功先生的两个故事,听来好笑,笑罢,不禁想起“士先器识而后辞章”,想起人的质量决定着文的质量……一番闲聊,十分痛快。山野里说文章,不经意中就说出了不同流俗的见解,说到了为人为文的本质,三言五语胜过长篇大论,远比在严肃的会议上、高雅的沙龙里说得舒服,说得见心,说得淋漓酣畅。李白坦言:“大块假我以文章”,是豪放旷达,也是实话实说。凡世间好文章,多来自大自然。得自自然者深沉,得自书斋者肤浅;得自自然者清新,得自书斋者陈腐。做文章如此,评说文章似也如此。在青山绿水间议论文章,或者说,在文章的老家议论文章,确确实实易得文章三昧。钱钟书先生曾有话:“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此地,或许距荒江野老的茅屋不会太远?可惜的是,我们还没说尽兴,上山的人一路呼啸下来了,只好截断话头,匆匆登车,和他们一块儿回县城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