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指窖止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0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指窖止贪
  伊索寓言《农夫与他的儿子们》,由于其寓意颇耐人寻味,故流传甚广。那则寓言的大意是说一个农夫想把稼穑的成功之道传授给几个儿子,便在弥留之际将他们叫到跟前说:“孩子们,我快要离开人世了;我留给你们的一切,全在咱家的葡萄园里可以找到。”几个儿子满以为父亲所说的是有关财宝的遗嘱,于是待老人一去世,他们就忙不迭地把园里的泥土翻了个底朝天。很遗憾,一件宝物也未找到。但是由于泥土翻得格外深透,葡萄却获得了破天荒的大丰收,令几个年轻的庄稼人大喜过望。寓言的最后,只画龙点睛式地轻轻点了一笔:勤劳本身就是财宝。
  万万没有想到,我于近日在信手翻阅一套元明清史料笔记丛书时,却不期然地从中发现了一段与上述寓言思路意蕴几乎相同,在寓教的含金量上也足以与其相颉颃的文字,简直可以说它就是一则活脱脱中国版的伊索寓言——三原王公恕,官至宫保,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见公子有难色,公语曰:“尔忧贫乎?家有素积,不必官中作仓鼠也。”引至宅后,指一处云:“此藏金所,有金一窖。”指一处云:“此藏银所,有银一窖。”后公卒,向指处掘之,皆空窖也。(见明代李中馥所著《原李耳载》)一个借葡萄园和儿子打哑谜,一个是指地窖和儿子玩猫腻;一个是运用古希腊老农狡黠的智慧治懒,一个是采取东方智者“空城计”的策略防贪。为人之父的用心良苦浑然一致,所用的手法又巧合地同出一辙,其结果如套改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白诗,又同样是“此处无宝胜有宝”的感悟。
  农夫别具一格的教诲使儿子们获得了葡萄的丰收,并从中领悟到勤劳本身就是财宝的人生真谛。那么王恕空窖警示的效果又如何呢?虽《原李耳载》一书的著者惜墨如金,未将这一点点明,好在有关的明史资料却为我们提供了“追踪报道”式的回答:“恕有五子十三孙,多贤显,而少子承裕遂为南京户部尚书,有学行,不隳其声”(见明焦竑著《献征录》)。在贿风如刀,无官不贪的封建官场,王恕的后代能出污泥而不染,未出一个纨袴子弟,免去了“刘玄德生儿不象贤”的物议。这足以说明他们在面对空窖时豁然猛醒并自惭形秽,从而在品操和道德上获得了“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遗产。
  鉴于有些读者还可能对王恕这个历史人物不十分熟悉,此处似有必要略作交代:王恕(1415—1508),字宗贯,三原人,属我们陕西的乡贤。他从明正统十三年(1448)考中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起,经英宗、代宗、宪宗、孝宗四朝,历官十九任(中间一度因敢言直谏致“贵近侧目,帝亦厌苦之”而被罢官,孝宗朝因台省月月有人举荐而始得复出),最后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可以说是登上了明王朝封建官僚机构的金字塔顶。难得的是他一生为官总是乐贤下士,省身克己,刚正清严,始终如一。对封建官场的司空见惯的贪墨歪风尤其是疾恶如仇,成化年间那个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大贪污犯太监王敬,就是被他一手扳倒而被弃市的。不仅当时有同僚赞誉他为“国朝第一正人”,就连老百姓也作歌谣传唱道:“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堪称是有口皆碑,誉满天下。
  如果说,《农夫与他的儿子们》那则伊索寓言启人心智,耐人寻味的话,那么这则中国版的伊索寓言《指窖止贪》,就更是发人深思,值得一读的了。尤其是在我们党大声疾呼要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今天,故而笔者不揣浅陋,特地拈出予以荐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