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用好“认证”这张市场通行证按照国际规则,一些产品只有取得相关的认证书,才允许出口销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1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用好“认证”这张市场通行证
  按照国际规则,一些产品只有取得相关的认证书,才允许出口销售——
本报记者原国锋
  技术壁垒受重视
  “入世”后,关税、配额等贸易管理手段的运用将会受到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一些世贸成员的“热宠”。尽管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了旨在协调各国间技术壁垒政策的《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但各成员还会以环境差异、种族生理特殊性、消费者健康、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特殊原因,巧妙地或有针对性地制定商品标准、法规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准则,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以认证、检验、检定、注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美国对进口商品专门制定了多种法律条例。据了解,每月被美国扣留的各国进口商品平均高达3500批左右。我国从1987年以来,每年被美国海关扣留的食品批次中,有25%左右就是由于标签不符合“美国食品标签法”的规定,另有约8%的批次是因使用了未经专门机构认可的添加剂。
  “认证”成为通行证
  认证不仅是质量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市场准入的通行证,即产品只有获得利用国际间互认的质量、技术认证证书,才能在相关的贸易成员间流通。
  有些认证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当消费者对它有了认同感后,它同样具备了市场通行证的功能。据统计,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正日益博得消费者青睐,77%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企业环保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向,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绿色产品。近年来,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及其包装,因不能越过“绿色壁垒”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部门及企业对“认证”的重视及利用还远不够。以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ISO14001证书的企业为例,截至2001年5月,日本共有6450家,而截至2001年9月底,我国获得该认证的企业仅836家。
  用好“认证”通行证
  抓好认证工作的一个前提是打破标准工作的“瓶颈”。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等。如对日用陶瓷卫生标准的铅铬超标、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限制。根据相关的国际规则,对一些实施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管理当局可以要求,只有当制造商或出口商从进口成员的指定机构取得相关的认证证书时,进口产品才能销售。我国的标准制定周期太长,标准水平偏低,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使得我国有些认证书“含金量”不高,影响产品出口。为此,有关部门要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推动工作,为企业提供最新国际技术信息、认证动态以及全面、优质、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认证服务。
  用好“认证”这张牌,应该消除一些企业一味崇拜“洋认证”的误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国内的主要认证机构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认证机构的行列。如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CQC)就先后加入了有关电气、电子产品安全性测试结果的相互认可体系(IECEE—CB)和由29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威认证机构组成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互认机构国际认证联盟(IQNet)。由于这些认证机构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互认,即体系成员所发出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加上国内认证机构在语言、通讯、费用、时间上存在诸多优势,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方便地选择认证机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