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理性面对互联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2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时评

理性面对互联网
吴酩
  随着网络股价的高台跳水式大跌,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世界很多地方,这股寒飕飕的冷气久久难以消散。其实,这样冷待网络是不公平的。
  两年前笔者刚到香港那会儿,正是“网事”如日中天的当口,“火”得灼人。由于工作与媒体沾了边,灵敏的香港投资者们纷纷找上门来,洽谈合作事宜,其中不乏传统行业的经营机构,尽管与传媒丝毫不搭界,但都一门心思想立马搞个网站,借“网”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达到本公司股价“翻着跟头”飙升的目的。
  笔者虽然对任职的机构一向不妄自菲薄,但实在也没认识到它有那么大的“神威”,因此面对动听的“故事”,热心之余一直留了几分冷静。为了维护本机构的声誉,为了对股民负责,笔者不厌其烦地刨根问底,非要求把赢利措施落到实处不可。笔者守定一条:合作是联手创造新事业,而不是“编故事圈钱”。由于本人的固执,结果可想而知,还没等合作协议签订,甚至有的“故事”还没来得及编“圆”,网络经济的泡沫就噼噼啪啪地爆裂了。也许错过了“暴富”的机会,但也没为此而背上洗不脱的骂名。
  近一年多来,世界很多地方真的是“网事”如烟了。不仅网络股的股价一沉不起,连其他科技类股份也跟着受株连。投资者逃离了“网”,对新科技也兴味索然。热时,对“网”趋之若鹜;凉时,对科技冷若冰霜,这是一种虚浮心态的典型表现。
  但令人欣喜的是,整体的虚浮,并没影响有远见卓识的实干者。就在“网络”退烧、科技退潮之际,有少数企业依然咬紧牙关、卧薪尝胆,在高科技领域苦苦地耕耘着。他们没有丰厚的盈利,甚至还在“烧钱”,但是他们在创造未来。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香港一位著名企业家的成功秘诀并未过时:当别人都不要时,你要。短视者,只为比尔·盖茨的暴富而拼命追“网”;远视者,则从“微软”的成功,看清了高新技术的巨大创造力量,从而义无返顾地投身于这一领域。
  网络泡沫的破裂,并不代表网络事业的衰退,更不是新科技的终结。网络热中,涌现出那么多“故事大王”,有其一定必然性。它既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美好憧憬,也表现出人们面对新科技的不成熟。从某种意义讲,没有“故事”不行,尽讲、尽信“故事”也不行。就像中国古代的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在一百年前都还是神话,可现在已经部分变成了事实。条件不具备时,一窝蜂地“奔月”、“追日”,那是变态的疯狂;但彻底否定幻想,永远保持“恒温”,恐怕就会完全失去生活的动力与趣味,人类社会也会停滞不前。
  因此,靠科技可以一夜暴富的幻想,必须丢弃;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才能保持经济长久繁荣的信念,则必须坚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