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农田水利建设要有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农田水利建设要有新思路
本报评论员
  时值隆冬,又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好时机。继去年的特大旱灾之后,今年我国又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干旱,受旱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为来年的农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灾后反思,尽管农田水利年年修,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而且,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也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为以粮棉为主的大田增产服务,现在则不仅要为大田作物,而且要为多种经济作物,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服务,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过去,修水利更多的是修建塘坝渠道,解决灌溉问题,现在则要针对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新情况,更加重视节水,开源、节流和保护相结合;过去,农田水利偏重于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现在则要统筹兼顾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用水,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上;过去单纯重视工程建设,特别是工程的规模,现在则更重视实际效益,不仅要建好工程,还要管好用好工程。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定要有新的思路。
  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突出不同的建设重点。
  西部地区要集中力量建设好人均一两亩基本农田,把广种薄收的农田退出来,实行退耕还林,发展畜牧业;中部粮食主产区要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东部地区要发展设施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创汇农业。
  要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抗旱水源和节水工程作为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抓住关键性环节,实行大中小型工程并举,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配套,先进技术和常规技术结合,发展节水农业要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要解决当前的用水,而且要着眼长远,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在投资、筹资体制、工程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都要引进市场经济的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树立水的商品意识,促进节约用水,实现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利用农闲季节修水利,历来是我国农村的好传统。今年,许多地方的冬春修已经调整了思路,充实了内容,既热火朝天又脚踏实地。坚持讲究实效,珍惜民力,保证质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能真正让农业受惠,使农民得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