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地缘政治重新洗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4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世界政治篇

地缘政治重新洗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陆忠伟
  今年的国际局势有“稳而不定”的特征:“稳”是相对的,指的是战争爆发的“燃点”升高,军事冲突的成本上扬,边际效益下降。“不定”是绝对的,指的是和平与发展直面更深层次的矛盾。尤其“9·11”事件的发生,将冷战后10多年来积聚的矛盾一下子释放出来,以动荡载入国际政治史册。恐怖活动的爆发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的转换,南北差距、民族矛盾、宗教极端、资源享有等诸多问题一举激化,形成国际争端的热点。
  从国际关系角度看,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美与他国关系出现了重新划线。美国推动建立“全球反恐联盟”,导致各大国调整外交日程与国家安全观,进而演绎了区域安全态势甚至国际关系的演变。特别是阿富汗战争,促进了大国高层会晤的空前活跃,国家关系的重新洗牌,外交成果的积淀和反恐规则的确立,孕育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出现。围绕反恐合作的“规则之争”,将现实地成为国际关系磨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国际秩序角度看,恐怖活动与经济衰退互为影响,以及国际恐怖活动手段向核生化武器的升级,也使国际关系酝酿重大调整。反恐怖、反萧条和反贫困,成为新世纪国际关系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国际安全合作的组成部分,大国间就战略与安全问题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增大。上述“三反”工作,促使各国对其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及外交思想的再思考,并据此提出“大安全”政策的任务,对国际新秩序的形成起着催生作用。俄日欧等各大战略力量在反恐思维上有了共同平台,在改善对美关系上有了“直通车”,对参与国际安全有了新跳板。德、日的战略与安全思维出现部分质的变化,它们积极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抬高自身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地位,欲从配角跃居主角。
  中亚、南亚是经典陆权理论描述的欧亚板块接合部。阿富汗战争的打响,使人想起核时代一度被遗忘的地缘政治学说。不言而喻,国际反恐联盟成员国具有不同的地缘战略利益和自然的防御本能的反应。如果反恐战争被解释为一种地缘战略行为,势将加速地缘政治新棋局的形成。有舆论指出,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关系将影响中亚国家安全合作的凝聚力。美在该地区的军事展开和外交上的合纵连横,影响了中亚安全态势。欧亚大陆战略格局的变动将牵动国家关系的新一轮调整,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已有重新组合的迹象。
  此外,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也出现一系列变化。“9·11”事件后,反恐求稳成为各国安全利益所在,对地区热点问题及其走向产生影响。美国搞“反恐划线”,将朝鲜半岛暂时划出重要的外交议程,美朝关系与朝韩关系正常化日程有所迟滞。随着南亚局势的动荡,美对巴基斯坦核设施安全的关注超过了对半岛“两弹”核查问题的注意。美国的安全关注点目前在内陆亚洲,但长远看,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仍是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