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全球联手反恐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5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年终专稿

全球联手反恐怖
本报记者、编辑
  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冲击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公敌。“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反恐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美国:损失惨重五路出击
  任毓骏(驻美国记者):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经济、军事标志性的建筑,造成3000多人死亡,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发生在本土的最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此后,炭疽菌幽灵更让美国社会人心惶惶。美国政府把“9·11”事件定性为“战争行为”,锁定本·拉登为首要嫌疑犯,决定从外交、军事、司法、金融、情报五条战线打击恐怖主义。在外交上,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通过打电话、访问等方式,为其反恐行动争取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军事上,美国一方面为被称作21世纪“新的战争”做准备,一方面在10月7日开始对拒不交出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在对“9·11”事件的调查中,美国司法部门拘留或逮捕了1100多人,并已对首名恐怖主义嫌疑人进行起诉。为切断恐怖分子的财源,财政部成立了冻结恐怖主义资金的特别工作组,已有153个涉嫌组织和个人被列入冻结资产名单。美国情报机构也把防止恐怖主义和惩治恐怖分子放在首要的位置,并加强与各国情报部门的合作。
  联合国:突显主导铲除根源
  何洪泽(驻联合国记者):全球反恐合作不是通过签订某一条约建立的,而是通过各国在联合国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形成的,它的形成突显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9·11”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径,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反恐决议。10月初,联大举行了整整一周的关于反恐问题的辩论,有160多个国家代表发言。到11月举行一般性辩论时,各国领导人在联大发言中都把反恐作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一致的反恐立场。同时,安理会还举行了部长级会议讨论反恐问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的共识。随着反恐形势的发展,安南秘书长又重新任命了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联合国主持了在波恩召开的阿四方会议,目前刚宣誓就职的阿富汗临时政府的组建方案也是联合国提出来的。12月20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协助阿临时政府在该国首都喀布尔及其附近地区维护和平与安全。此外,恐怖主义有其滋生的各种根源,其中贫困、地区冲突、宗教和种族偏见等是最主要的。这些需要通过联合国在政治、发展、社会等领域的长期工作才能解决。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反恐斗争中,联合国的作用将会继续加强。
  中国:坚持原则积极参与
  编辑:中国一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早在今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元首就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宣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建立了实质性反恐怖多边合作机制。“9·11”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布什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沉痛哀悼。江主席除多次与布什总统互通电话外,还分别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以及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领导人通过电话,就国际反恐斗争和阿富汗问题进行磋商。中国政府强调,联合国应在打击恐怖主义及推动国际反恐斗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恐怖主义采取军事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要有确凿证据和明确目标,避免伤及无辜。中国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或民族挂钩。
  欧盟:坚决支持协调行动
  史宗星(驻英国记者):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欧盟对美国反恐行动给予了坚决支持。“9·11”事件发生后,欧盟大部分国家作为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破天荒启用北约《华盛顿条约》第五款,即把对一国的攻击看作是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做出要“集体上阵”的姿态。随后,欧盟大国首脑相继访美,与美协调立场,表示在提供情报、开放领空乃至直接出兵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欧盟还召开了特别首脑会议,确定了反恐对策和基本立场。塔利班政权垮台后,欧盟多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授权的维和行动。欧盟的几个大国在这次反恐斗争中也增强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德国突破了二战后不能向海外派兵的军事限制,走出了军事发展的新步伐;向来在军事上比较具有独立意识的法国,这次在出兵问题上也不甘人后;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则表现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劲头,布莱尔开展了举世注目的“旋风式”外交,还派兵参加了对塔利班的空中打击,并对多国维和部队担负了领导责任。但是,欧盟在积极参与中表现得较为慎重,例如,在阿富汗军事行动取得重大突破,美国表露出要扩大反恐战争范围的意图后,欧盟几个大国立即表示不予支持。
  俄罗斯:反应迅速密切配合
  孙勇军(驻俄罗斯记者):“9·11”事件为俄美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提供了契机。事发后,普京总统第一个给布什总统打电话,随后又阐明了包括俄将与国际反恐怖联盟进行情报合作、准备向美提供空中走廊用于人道主义物资运输、不反对中亚国家向美提供机场、向阿富汗北方联盟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等五点声明。美在阿富汗军事行动开始后,普京与中亚国家元首频繁磋商,并派出军政要员出访中亚国家协调与上述国家在反恐斗争中的对外政策与行动。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均表示将向美国开放领空,乌兹别克斯坦则直接向美军提供汉纳巴德空军基地。
  伊斯兰国家:求同存异共除公害
  徐平(驻埃及记者):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谴责恐怖袭击事件,支持国际反恐,主张必须追捕事件的制造者,将他们绳之以法。10月10日,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外长们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第九次特别会议,发表了旨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最后公报》。12月18日,也门政府派特种部队围剿了境内被怀疑藏有本·拉登“基地”组织成员的东部部落山区。不过,在反恐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与美国也有明显的分歧,例如,他们认为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占领而进行的斗争不能视为恐怖行动。他们反对将反恐扩大化,反对打击其他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消除中东地区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希望联合国召开国际会议来界定恐怖主义,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制定国际反恐怖行动计划。
  丁子(驻巴基斯坦记者):巴基斯坦在“9·11”事件后审时度势,加入了打击恐怖主义的阵营。为了配合打击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作为阿重要邻国的巴基斯坦加强了边境地区守卫力量,全力阻止塔利班武装人员或“基地”组织成员入境。巴还为美在阿境内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军事基地、后勤保障和情报分享,在整个反恐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反恐合作任重道远
  编辑:在刚刚掀开第一页的新世纪,“9·11”是个黑暗而血腥的日子。它警示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过美英等国两个多月的大规模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已经垮台。在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卡尔扎伊为主席的阿富汗临时政府已正式成立,这是阿朝向持久和平与稳定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反恐合作也同样任重道远。(附图片)
  10月1日,第五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大会,讨论反对恐怖主义问题。图为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应邀在大会上介绍情况。(新华社记者张凤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