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在进一步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5
第9版(理论)
专栏:爱国主义与公民道德建设论坛

在进一步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周锦尉李明灿
  随着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对于在进一步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越是扩大开放越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旗帜的高扬与民族的生存发展状态紧密相联,与人民大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现实目标的追求紧密相联。翻开中国近代历史,不难发现,在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在民族激烈竞争的时候,在民族极端困难的时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激荡的时候。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抒发和体现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1998年我国出现百年未见的特大洪灾,亿万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所表现出的抗洪精神,无不渗透着一种珍贵的爱国热情;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南海撞机事件发生的时候,全国人民所爆发出的极大的义愤和抗议之声,汇聚着爱国主义的情感;亿万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告别了困扰多年的“短缺经济”,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多次突发性事件的考验,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又一次激荡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今年北京申奥成功、男足冲出亚洲、加入世贸组织、上海成功举行APEC会议,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同时,西方国家也会通过经济贸易、科技交流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播媒介,加紧对我国实施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与各国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中,我们既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维护国家主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越是对外开放,越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有自发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靠社会氛围影响和社会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是一个积极引导、自觉实践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的实践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特征
  毛泽东曾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随着一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实现,爱国主义的内容和主题也会发生转换。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同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主题、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个发展阶段上中国各族人民历史活动的主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多年,中国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激发了各族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一成功实践,充分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当代爱国主义的这一主题,把爱国主义感情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力量,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
  对外开放,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要想生存与发展,都必须更多地寻求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吸取世界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决定了爱国主义具有开放的特征。坚持对外开放,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闭关自守不是爱国主义,因为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爱国主义。开放是平等互利的,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个人的利益和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当代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感情的发展创造着深厚基础和有利条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只有社会主义祖国富强了,才会有公民个人的富有;只有社会主义祖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才会有公民个人在国际交往中地位的相应提高。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巩固和发展,根本改变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的统一。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个人的利益和命运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这种紧密联系,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这一公民道德获得了广泛发展的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祖国每个公民遵守的社会公德。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既是一种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和公民道德规范。这种感情、理念和道德规范,是由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时代在前进,世界在进步,这种感情、理念和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也在发展。认清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从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局上深刻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与所处的时代和世界一起发展进步,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必然要求。
  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我国发展振兴与各国共赢共存的关系。我国的发展振兴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近代,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人民解放的奋起抗争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以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自觉地、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种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开放,是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为原则,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既要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振兴,又要与世界各国共赢共存。在当今世界上,只想“单赢”是行不通的。把爱国主义同对外开放对立、割裂开来,同其他国家共赢共存对立、割裂开来,认为爱国就不能开放,共赢共存就不爱国,这不是爱国主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开放的世界中,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与世界各国互利互惠,共赢共存;就必须大胆开放,利用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祖国。
  增强综合国力与增强执政党凝聚力的关系。综合国力主要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构成。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来自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强大,才能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增强综合国力,就要建设好党,增强党的凝聚力。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只有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事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凝聚各族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党,信赖党,不断增进对党的感情,增强对党的向心力。因此,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凝聚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和主题。历史与现实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发展强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最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激发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为我国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这是当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统一的具体体现。在当代中国,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政治立场,也是衡量一个公民热爱祖国的政治、道德标准。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以拥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为内容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昌盛是海外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地位提高的坚强基础和后盾。在处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方面,既要在各种文明的竞争中取长补短,又要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既要在与各种社会制度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我们要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爱国主义的内容,谱写爱国主义新的历史篇章。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公民个人的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多,更需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要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这就要求公民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不断增强爱国守法精神,牢固树立国家观念,不断增强自立自信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国际交往中,要强烈关注国家的利益和命运,依法活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誉,努力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