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完善方法打破限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导人才的渠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5
第9版(理论)
专栏:

完善方法打破限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导人才的渠道
王书坚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但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识人视野不宽、选拔渠道单一、竞争机制不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等。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导人才的渠道,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和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完善选拔方法,增强公开选拔的科学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近些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经成为选拔任用领导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从实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选拔方法不尽完善,试题内容不尽科学、针对性不够强,成本较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选拔方法,可以考虑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改进考核考察方法。公开选拔对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思维能力等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量化的方式得到体现。但考试方式很难准确把握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群众公认度、实践经验和工作实绩情况等,因此,必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公开选拔与干部考察考核紧密结合,重点考察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及廉洁自律等情况,把定性考察建立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将考察结果和考试成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二是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的职位。原则上,除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成员、党委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正职领导干部及有特殊职位要求的领导干部目前不宜采用公开选拔外,其他党政领导干部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三是推行分离制度。将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协调、资格审查、全程监督、考察考核与考官确定、阅卷、面试等工作分开,设立或委托独立于组织人事部门的专门机构承担具体操作业务,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切实强化组织人事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监督作用,把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四是加快题库建设,增强试题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按照相对集中、发挥规模效益的原则,抓紧建立题库,解决出题难、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和费用过高等问题,提高公开选拔的工作效率。
  打破选人限制,扩大公开选拔的范围。近年来,党政领导人才选拔工作在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限制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从企事业单位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较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种情况不利于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特别是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逐步加以解决。对本地区一些政治素质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政绩突出的大型企业、教育和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及时选拔到党政机关领导岗位上来。同时也可以跨市、跨省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各级党政机关应注意引进一批熟悉行政管理、外经外贸、国际金融、资本运营、企业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人才,逐步改善和优化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整体功能,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拓宽用人视野,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干部竞争上岗,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但目前这种方式只限于党政机关中层和部分事业单位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拓宽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渠道,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部分党政机关直属部门领导班子的副职也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具体可以参照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方法来操作。参与竞争的范围包括本部门的中层、下级部门的班子成员、相关部门的班子副职及其中层干部等。竞争上岗可以采取笔试、演讲(面试)、群众评议推荐、考察考核、集体研究等步骤来进行,最后根据综合情况择优选拔任用。在竞争上岗的过程中,由本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本部门的上级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竞争上岗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并由领导小组根据考试、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综合情况,确定任用人选,按程序呈报研究决定。竞争上岗的副职要实行试用制和任期制。试用期满,经考察不胜任者,回原单位、原岗位工作;任期届满,领导职务自然解除,进行下一轮的竞争上岗。
  更新用人观念,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渠道和来源。但从目前情况看,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等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后备干部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势的发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切实改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一是改革后备干部的产生方式,不仅要从党政机关挑选后备人选,还要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发现人才;二是充分利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成果,通过实施人才库工程,把确有才华而没有选拔上的竞争者纳入人才库工程进行重点培养,多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三是围绕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的目标,建立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和届中考察、年度考核,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跟踪管理,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