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献身祖国的医学事业——林巧稚诞辰百年纪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5
第10版(卫生·环境)
专栏:

献身祖国的医学事业
——林巧稚诞辰百年纪念
郎景和
  在一个城市的草坪上,有一位市长的雕像,上面镌刻着:“如果你想寻找他的纪念碑,请看看你的周围。”
  也许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林巧稚大夫,但大家都会感觉到她的存在。
  半个世纪以来,林大夫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她传授我们以知识,培育我们以品德,教诲我们从医之道、治学之道、为人之道。我们会从她朴实的、深刻而睿智的医学思想中,捕捉到她伟大精神的闪光;从她辛勤、热忱而负责的医疗活动中,领悟出她高尚人格的魅力。
  林大夫无限热爱医学事业,并把对事业的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之奋斗和献身。她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的事业应立足于祖国。她深情地说:“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于是,她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时间和空间。她研究分娩动因、主持防癌普查、攻克妇科肿瘤、推动妇女保健,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她孑然一身,孩子无数,是伟大的母亲,妇女的保护神。
  林大夫以难以想象的辛劳,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几十年,做了“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她始终想着病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医院的电话就是命令,从不厌烦、从不敷衍。她对病人极端热忱、极端负责,从为病人擦汗水、掖被角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对病人深切的关爱、同情和理解——这就是邓颖超同志所说的“对病人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的来源。
  林大夫重视预防为主,把防病放在首位。“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是她的名言,也是对妊娠保健的深刻见解,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围产医学的认识基础。她告诫我们,一个只会处理难产,而不会或不重视预防难产的产科医生,其责任已经丢掉了一大半。这些真知灼见,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何等的正确啊!
  林大夫强调实践第一,她要求临床医生永远走到病人身边去。林大夫要求我们妇产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化,正确处理问题。其基础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当我们开始面临高科技发展挑战的时候,林大夫已经洞察出其中潜在的危机。她告诉我们,医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她提醒我们,要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林大夫的这些思想有其宝贵的现实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固然提高了我们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能力,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医生对病人的直接的工作,病人更需要医生的感情体恤和人文关怀。实践和经验仍然是极其重要和可贵的,它不排斥实验研究,正是医、教、研的紧密结合,才是维系和提高医学整体水平的必要条件。
  林大夫诞辰百年,逝去18载。音容宛在,风范长存。正像一首诗里写的:你亲手接生的孩子/又有了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你亲自培养的学生/又有了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您的生命在延续,您的思想在升腾。我们面对您的塑像,顶礼智慧、仁爱的导师;我们环顾四周,汲取深重、无穷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