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继承与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5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继承与创新
薛若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重庆市川剧院演出的《金子》,曾荣获第九届文华大奖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两项政府最高奖。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又荣登优秀剧目奖的榜首。饰演剧中主要人物金子的沈铁梅曾于1988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2年后以金子的光彩形象于2000年再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她同《金子》已蜚声海内外。
  川剧《金子》是根据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改编的。过去,电影、歌剧、京剧、花鼓戏都改编过《原野》,皆各有所长,而川剧的改编其特点也很突出。原著中仇虎和金子的戏并重,此次川剧则更加强了对金子的刻画。这样的艺术布局的重新调整和构建,一方面是为了推出川剧优秀青年表演艺术家沈铁梅,一方面也是为了从新的角度审视金子的性格,使金子始终处于全剧的矛盾漩涡之中。现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金子》,在继承原著反抗、复仇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剧中金子的内心更复杂,艺术形象也更丰满,自己的丈夫和过去的恋人时时都在翻搅着她的心,金子既怨丈夫的懦弱,又怜丈夫的善良;既不满仇虎的血腥气味,又挚爱仇虎的刚强个性。从情感的角度出发,金子把爱恋投给了仇虎;从生死的角度出发,她希望大星活着,反对仇虎冤冤相报。这是川剧《金子》对原著成功的开掘和丰富,它使金子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这出戏的思想内涵更加深邃。
  著名青年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担纲主演,她准确地把握了金子的痛苦、磨难、挣扎和反叛的性格以及爱、恨、情、仇的心理。沈铁梅运用爽朗激越的川剧高腔唱段渲染了金子的悲剧命运,使用粗犷豪爽的动作表现金子的大胆和野性,又用细腻柔和的表演体现金子的善良和同情心。金子几年后又见仇虎,年轻未嫁时的恋情油然再生,她此时虽然已是少妇,却以少女般的柔情投入仇虎的怀抱,那笑脸和眼神充满着对新生活的追求;而金子恨阎王婆焦母又是那样的切齿,恨丈夫的软弱又是那样的痛心,沈铁梅以大幅度动作,甚至是顿足捶胸,表现金子的痛苦和愤怒。沈铁梅饰演的金子,可以说是又麻又辣又烫的金子,同时,又是有情有义有爱的金子。
  作为艺术家,准确地把握人物,生动地刻画人物,这是表演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修养和气质演人物,把剧中人演得具有时代底蕴、文化内涵,则是表演的较高要求。沈铁梅在川剧《金子》中出色地塑造了金子形象,取得了相当完美的艺术成就,为振兴川剧作出了积极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