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4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扶贫系统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良好的作风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一切着眼于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贫困群众谋利益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目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扶贫工作,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好最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和发展好贫困人口的文化、政治等各种权益。
  我国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包括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和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整体解决了温饱。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新世纪初,我们党审时度势,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我国实际出发,作出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的科学论断。为做好新世纪初的扶贫开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决定从2001年到2010年,集中力量,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新的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确定了今后十年我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是新世纪指导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党对扶贫开发的高瞻远瞩,对彻底消除贫困的坚定决心,对新世纪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关注民生、关注困难群体。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社会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扶贫系统以及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又要认识到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届六中全会和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一)实现观念与方式的转变
  实现思想观念转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贫困群众破除封闭、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以及悲观畏难情绪,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和自立自强意识,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扶贫方式的转变,由发展生产为主转向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由开发优先转向开发与保护并举;由各级政府和扶贫管理部门从直接进入和参与市场转变到培育、规范、管理市场,从行政命令转变到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上来。
  (二)加快制度、技术和组织的创新
  江总书记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扶贫工作要有跨越式的发展,制度创新非常重要。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激励人,用合理的制度凝聚人,用规范的制度约束人,通过制度化管理,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到扶贫事业上,集中到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谋利益上。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当代,必须把依靠科技加强扶贫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抓好贫困地区群众素质培育这一基础性工作。要更自觉地、主动地依靠科技,把依靠科技贯穿在扶贫工作全过程,包括规划制订、项目实施、监测、管理等各个方面。队伍建设始终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使之与新的形势与任务相适应。根据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标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高、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新世纪扶贫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
  (三)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县。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国家把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一批扶贫任务大的县,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的就是要突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突出县一级的责任。这些重点县覆盖了全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抓好重点县的工作,就抓住了全国扶贫工作的大头。为此,必须加强对重点县扶贫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全面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三、深入基层,依靠群众,扎实工作,开拓新局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智慧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扶贫开发工作是为最贫困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更要始终坚持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和行动准则。从事扶贫工作的各级干部要做到经常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
  到贫困群众中去,要有的放矢。一是去调查研究。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和贫困状况,分析贫穷落后的症结,梳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二是去落实政策。把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原原本本传达给贫困群众,讲清楚,说透彻;把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广大贫困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政策,加以推广,用于指导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四是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落实政策,目的都在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群众得到实惠,使干部转变作风,使工作得到推进、发展。
  贫困地区的群众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力量。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不竭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世纪初的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必须积极探索和发展群众参与式扶贫。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指出,“只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开动脑筋,实干苦干,脱贫的办法就会越想越多,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因此要积极发展群众参与式扶贫,引导和促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扶持转到主动地参与开发。
  扶贫是“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实践,是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伟大光荣的事业。只要我们始终把体现贫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良好的作风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开拓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