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莫要忘了治水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24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随笔

莫要忘了治水英雄
白丁
  淠史杭灌区之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工程建设蕴涵着诸多奇迹:
  龙河口水库那74米高、280米长的大坝,拦截了大别山乌沙河和晓天河两河上游计1000多公里长的河道来水,蓄水量达到8亿立方米,居然没有用一袋水泥,一根钢筋!淠河、史河、杭埠河三条人造天河与大别山深山峡谷中建起的梅山、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5大水库相衔接,结束了皖西、豫东900多万亩农田十年九旱的历史……
  奇迹,是人创造的。许芳华,就是淠史杭灌区众多治水英雄中的一员。虽然她的故事尘封已久,但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感人。
  1958年,地处安徽省舒城县的龙河口水库上马,19岁的许芳华报名来到建设工地。工地指挥部成立“刘胡兰战斗连”时,她被大伙一致推选为连长。正在龙河口水库建设热火朝天的时候,山洪突然暴发,是她率领“刘胡兰战斗连”率先跳入滔滔洪流,最后堵住了缺口,保住了大坝,保住了下游成千上万百姓的生命财产。
  只是,岁月弄人。40多年后的今天,治水英雄许芳华的遭遇给人平添了许多悲怆:许芳华是安徽省舒城县石岗公社(现改为柏林乡)农民,龙河口工程结束后,她被组织送进安徽大学工农速成中专进修一段时间,以后又担任过公社团支部书记、大队妇联主任、大队书记。由于当时建设水库的劳动没有性别之分,以致许芳华落下了一身妇女病,三个孩子,一个不到一岁就夭折,还有两个孩子活下来,其中一个是痴呆儿。为了养活这个先天不足的女儿,现在的许芳华不得不到县城里给人帮工,含辛茹苦,一个月报酬只有150元。
  许芳华的名字当真同龙河口水库相连,水库改名万佛湖后,她的名字不再被人们想起。虽然淠史杭灌区建设奇迹依旧辉煌,这些当年造湖的英雄们却被淡忘了。
  如今的万佛湖,依稀可见当年的造湖者在岩壁上雕刻的期盼:“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让人感到一些凄惶。我们至今还念叨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清朝治水重臣靳辅“蓄清刷黄”以治淮……但我们却忘记了还生活在我们当中的治水英雄,这不应该!
  前不久,我到安徽省霍邱县参加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仪式。一个伟大的工程正在拉开帷幕,而这个帷幕的背后将会涌现诸多治水英雄,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新的业绩。我想重复一句:莫要忘了治水英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