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诗化的历史——读长篇小说《打捞光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30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诗化的历史
——读长篇小说《打捞光明》
少波
  谭仲池的长篇小说《打捞光明》(花城出版社出版)以寒玉冰、夏朝华和龙昌俭、龙云帆两代人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中国30多年的历史航程。小说以诗的语言、诗的情感,对我们记忆犹新的一段历史进行了艺术的把握,从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烙印、现实的侧影和时代的潜流。
  作者从具体人物命运出发,但时刻关注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主人公生活的每一点细微变动,都无不与这“宏大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相互照应。作者以俄国作家涅克拉索夫的话作为自己创作的警示:“不要成为对重大社会问题漠不关心的艺术家。”作家要“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把真实带进我们的文学中”。
  小说借游丝般纤细、敏感而又脆弱的人物命运,感受着整个国家的历史大事的每一次冲击、每一重震荡;“文革”青萍之末的起始、中苏关系的变故、农业学大寨的风潮、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革开放深圳特区的设立、新一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作者在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把历史重新梳理把握。它既不同于史学家的“考古求实”,也不同于哲学家的“离象求真”,这是带有更多诗意、更多温暖、更多宽恕、更多抚慰、更多情感的把握。它通过艺术的途径,弥合着历史的裂隙,抚慰着曾经受到的伤痛,升华了曾经存在的悲伤和怨情。
  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特定历史时代的气息。在大量的互文引证之中,我们可以从一系列不断出现的经典著作引文和思考中,感受到那万象纷纭、驳杂多变的时代场景。从中我们看到,无论整个时代的潮流如何波澜壮阔、曲折多变地涌动,在人们心灵深处,永远都严肃、刻苦、饥渴而又壮烈地运行着从未熄灭的思考的地火。所有被提及、引用的著作名称和思想观点的列序,本身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近30年的思想发展史。
  作品中涌流着难以遏制的诗情,主人公在激情之中以诗言志;李白、岑参、王维、泰戈尔、聂鲁达、雪莱的诗歌在作品中反复出现;作者甚至不管叙述的必要限制,跳出界外,成为奋不顾身的诗歌咏唱者。于是,整部小说连绵不断的文字背后,实际上是节奏顿挫的诗行诗句。不顾限制的诗情叙述在某种程度上稍显突兀,但火热充沛的诗情又使得我们不断原谅这种诗意的赤诚。我们在这不可遏制的青春诗情喷涌中,也感受到了激情之水奔突摧涌下,时代“大坝”上那“微微的颤动”。
  在充满激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人心与自然、与音乐、与绘画、与一切的事物之间的呼应关系,而被叙述的时代恰恰缺少这对“山谷月光”、对“涧底泉水”、对“林中风声”、对人体自身之美等柔弱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肯定;作品中充满了唐风诗韵的豪情悲壮和对纯洁白雪的热诚赞美,而恰恰那风雷激荡的年代,生活中缺乏抒写的正是这种纯洁的激情和坦荡的豪迈。俄国作家巴拉廷斯基的诗句在作者内心得到了回应:“要爱护和抚爱生活的病痛。”历史的发展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但现实实现的历史只能以一种方式呈现。作为现实发生的历史,无可更改地一去不返,而对壮烈、坚硬、确凿、从不涂改的现实历史的第二次书写,则可以充满宽恕与抚慰的光辉。艺术正是这种意义上,使历史在过来人的回望中充满慈祥的辉光,又使得历史在面向未来的勇敢行进中,增添更多的警醒和自觉。
  每个白昼都要落进黑夜沉沉像有那么一口井锁住了光明必须坐在黑洞洞井口的边沿要很有耐心打捞着落下去的光明聂鲁达的诗句作为全篇的升华之笔,点出了艺术面对历史的一种姿态。面对远途苍茫的过去,面对渊深未知的未来,艺术以全部的情感和感性,为现实守望,为历史照亮。诗歌以艺术特有的方式,让社会朝着未来更加光明、生活更加美好、人们更加幸福的方面前进。我们也将在明天看到更多更灿烂的光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