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重担压出的创举——武汉防汛产业化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9
第4版(要闻)
专栏:

  重担压出的创举
  ——武汉防汛产业化纪实
  本报记者 罗盘
  跨入新世纪,饱受洪水之苦和防汛之累的武汉揭开了新的篇章:武汉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把防汛当产业抓,使防汛的各项投入不仅抗御了洪水,而且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富了一方百姓,活了一方经济。
  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两江在市区的干堤长达800公里,每年夏季,滚滚江水险情迭出。因此,武汉每年不得不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抗洪,用于修堤防,用于保平安。据统计,仅“九五”期间武汉的堤防建设总投入就达9.7亿元。
  如何使江城治水不再是单向的投入?怎样令防汛既安澜又带来经济效益?武汉的决策者苦苦思索着。
  1998年末,武汉市委常委、政协主席刘善璧,细细盘点刚刚耗巨资击退的百年大洪水,一个大胆的设想豁然闪现:能不能把防汛搞成产业化?能不能让防汛建设也能赚钱补贴防汛?刘善璧和政协的专家学者分赴全市的各防汛要地调查了解,形成共识。1999年1月,他们提出了“把防汛当产业抓”的一号建议案。看到这份精心打造的建议案,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市长王守海激动不已。王守海高兴地说:“只有走防汛产业化之路,才能给武汉沉重的财政负担杀开一条血路,才能给武汉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带来新的生机!”武汉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这一建议案进行分析、论证、补充。1999年2月,武汉市“防汛产业化办公室”在市水利局成立,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挂帅出任一把手。
  堤防整治要使用大量的草木花卉,为此,武汉市有序地组织市郊农民种植。武汉市洪山区九峰乡宝丰村农民王功祥将家里承包的6亩多水田全部改种草皮,一年下来,除去草籽、化肥、人工等成本,每亩草田年纯收入7000元,相当于20亩稻田的年收入,一年赚的钱相当于种稻谷十年的收入。目前,九峰乡已有2/3的村种上了草皮,面积达3000多亩,年获利35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大的草皮基地。
  1999年,武汉市堤防建设施工和防汛抗洪需要耗用大量物料,武汉市组织一批中小型企业按计划生产,仅此一项,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就达到2745万元。堤防建设的产业化为武汉开辟出新的就业渠道。38公里的防水墙被发展成为综合经营点,观江平台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设施,解决了近千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下岗工人王新在汉阳门观江平台上租赁了一块地方,专为观江赏景的游客提供躺椅、饮料,一个月下来纯收入逾千。龙王庙险段是武汉防汛的心腹大患。在投入1.2亿元对其进行综合整治时,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这里建成花园式景观,建成旅游景点。如今,龙王庙已通过验收,每天游人不绝。
  防汛产业化运作,为武汉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为武汉城市建设拓展了空间。武昌区巡司河改造工程建设中,引入社会资金参与,边改造边开发,将昔日的污水河改造成地下渠道,新增土地100多亩。通过土地开发,不仅完成了工程,还为财政增加1000多万元的收入,产出远远大于投入。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武汉的决策者们正在筹划新的举动。武汉拥有50多公里的长江江滩,市区江滩9.3公里。这里是建筑防汛设施的重中之重。他们正计划边建设、边开发,使之成为具有观赏美景的江滩,让旅游收入回报防汛投入。为此,他们在1999年便组建“河道堤防亮化管理办公室”,摸清“两江四岸”地理环境特点,为搞好沿江沿河美化亮化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在,武汉已投资2.5亿元,综合整治了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近1公里的江滩,拆除沿江近15万平方米的仓库、码头,吹填700万立方米,滩面扩展到100米至160米宽,两江四岸真正靓了起来。
  武汉的防汛产业化已出现良性循环。据武汉水利局局长傅先武介绍,2000年,武汉市“防汛产业化”实现总收入7.91亿元,大大增强了防汛的整体实力。武汉市江夏区通过“防汛产业化”创收1.01亿元,创历史新高。江夏区投资200多万元完成的防汛配套工程晒咀湖渔业基地,年获纯利润25万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