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阿房宫赋》和人心向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9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阿房宫赋》和人心向背
里程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深刻总结了封建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直到今天还启发着我们的思考。
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传到第二世,秦就灭亡了。杜牧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里说的就是人心向背问题。
古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教训在什么地方呢?得到天下的人,往往就骄横起来,不仅穷极奢华,而且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决定政权存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先后下台,一些国家的政权更迭,尽管各自原因很复杂,但说到底,人心向背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对这些历史和现实的教训,我们切要明鉴。
在《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中,一个很深刻的观点就是,一个政权的兴衰最根本的原因在其自身。政权腐败了,瓦解了,背逆民意,祸害人民,垮台是必然的。有鉴于此,杜牧恳切地向唐王朝提出了“爱人”的劝戒。但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爱人民的。杜牧去世二十几年,黄巢起义军就攻入了唐朝国都长安,一度辉煌的唐朝寿终正寝,真是“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对于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始终是引为镜鉴的。从党的性质来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就公开申明,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取得政权以后,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我们党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正因为这一条,所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得到了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党近八十年的历史证明,人心所向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党同志一定要珍惜这个基础,巩固这个基础,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肌体受到社会上的腐朽思想和消极因素的侵蚀,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津津自得于所谓既得利益,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这些行为与党的宗旨根本对立,必然被人民所唾弃。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一定会失败,甚至垮台。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保证,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一定要牢记,我们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符合的就坚决地干,不符合,就坚决不能干。只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就能在人心向背这道考题面前取得好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