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痛定思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9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痛定思痛
本报驻印度记者 钱峰
在印度人民和包括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印度地震灾区的生活已逐渐恢复正常,赈灾工作重点也转向防疫和重建家园。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严肃话题开始浮现报端。许多媒体质问,此次地震震级尽管强烈,但从地理位置看,印度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结合部,属于地震活动的重点高发区乃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政府就没有事先采取抗震措施避免如此重大的伤亡呢?
  媒体的质问不是凭空的。专家普遍认为,此次众多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是大量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在地震来临时犹如纸糊的一样瞬间倾塌。这种情况在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普杰、安贾尔等地表现得最为明显。据称,普杰有10%以上的房屋建筑被夷为平地,另外近90%的房屋严重受损。安贾尔约有40至50栋建筑整个坍塌,大批房屋就像“被原子弹炸过”似的,惨不忍睹。据统计,许多坍塌的房屋都是近几年才平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甚至还有人在地震前一天才刚刚搬进新居,只住了一夜,新房就被震塌了。听来的确不可思议。
  舆论尖锐地指出,近年来古吉拉特邦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政府和民间纷纷大兴土木,掀起了一阵建房热。尽管印度政府为严格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早在1983年就颁布过相关法律,但长期以来,很多建筑商见利忘义,为了牟取暴利,在施工过程中不惜偷工减料,甚至使用劣质材料鱼目混珠,欺骗百姓,对建筑物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抗震、减震的有效措施,导致“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而当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些官员腐败成风,置法律于不顾,与建筑商暗中勾结,对建筑工程质量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外,许多居民在建房时也一味图方便便宜,对房屋的抗震质量漠不关心,导致大难来临之时,终于自尝苦果。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违背法律法规办事终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目前,印度政府和民间都在对血的教训进行沉痛的深思。为避免悲剧重演,3日,瓦杰帕伊总理召集各政党领导人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专家参加的国家灾害处置常设委员会,负责制定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开始派出建筑官员和技术人员,对重要地区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大检查,还将进一步对全国拥有建筑执照和资质验证证书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检查,规定今后无证人员均不得涉足建筑行业。警方已开始对地震中房屋坍塌的原因进行立案侦查,涉嫌的建筑商和城市规划人员都可能因谋杀、欺骗、刑事以及偷工减料等多项罪名受到起诉,以告慰罹难者在天之灵。地震无法预料,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将损失降至最小,其中关键在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印度时报》2月4日的评论文章具有讽刺意味地质问:“为什么能造原子弹的印度,却造不出安全的抗震房屋?”文章称,政府每年将大量的预算投入到国防领域,甚至要开发登月计划。但与此同时,投入到其他国计民生项目的资金却微乎其微,导致百姓关心的许多社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话虽尖刻,但颇值得人们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