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迅速崛起的常州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9
第10版(专版)
专栏:

  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迅速崛起的常州新区
  江苏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业城市。她北枕长江,南濒太湖,与上海相邻。辖区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40万。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经济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对外交往日益扩大,首批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之列,是全国发展最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常州新区位于常州古城北,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15万。她的南部,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常州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她的北部,规划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滨江工业区,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已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万吨级的石油及化工原材料码头正在筹建中。经过几年开发建设,新区形成了优越的投资环境、较好的经济科技基础,已成为企业家理想的创业场所。
  便捷的对外交通
  常州新区具有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的综合交通优势。京沪铁路和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从区内经过并设有中心站。沪宁高速公路横贯新区中部,设有大型出入口。新区南侧的312国道和北侧的沿江公路通达省内外各地。距新区仅20公里的常州航空港是江苏第二大空港,已开通国内20多条航线。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傍区而过,通江运河纵贯新区南北。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开通国际远洋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常州新区距上海、张家港等远洋运输港很近,水路运输十分便利。
  完善的基础设施
  经过多年建设,常州新区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新区南部3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22万伏和11万伏变电所各两座,实行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建成日产5万吨的自来水厂、装机容量为2万门的程控电话交换局和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建成覆盖全区的煤气管网工程,日供气能力达5万立方米;还建成了纵横交错的标准化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配套,为中外客商进区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常州滨江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也已全面启动建设。
  健全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常州新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绿化覆盖率达40%,初步实现工厂园林化、园区生态化、设施配套化。全区社会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各大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已相继进区,有效地为进区企业提供了投资、法律、审计、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区内还设立了公共保税仓库,为进区企业开展保税服务。同时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国际学校,可满足进区外商子女的就学需要。区内现有4所大学,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
  雄厚的工业支撑
  常州市工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万多家,工业产品有800多个大类、4000多个品种,有78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销量、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前5名,其中有20多个名牌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形成了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视听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常州新区的核心区域。目前,区内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达380多家,开发生产各类高新技术产品450多种,已基本形成以工程机械等为主的光机电一体化、以聚碳酸酯新材料和“三药”为主的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以软件和通讯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基地、国际环保产业园等一批专题科技园区。一个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正在兴起。
  优质的服务与优惠政策
  常州新区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新区管委会代表常州市政府对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并将区内所有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集中于一幢服务大楼办公,做到了“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支笔审批”,大大方便了投资者,受到普遍好评。
  新区大幅度减少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逐步向“无费区”过渡。新区本着“一切为投资者着想”的原则,千方百计强化服务功能,主动为企业提供从洽谈到投产的全程式服务,初步建立了三大服务体系,即围绕项目投资咨询,建立热忱高效的前道服务体系;围绕项目开工建设,建立优质通畅的中道服务体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建立全面周到的后道服务体系。常州新区拥有一套完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区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政策外,还可享受新区的特殊政策:地价根据项目情况由投资者与管委会共同商定。
  良好的发展态势
  常州高新区建区8年来,坚持“高新技术先导、落实项目为本、综合功能配套”的工作思路,全区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税务收入、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销售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0年,常州高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区年度新批合同利用外资总额首次超过2.5亿美元;外资大项目不断增多,引进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达到8个,超过建区后历年引进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的总和;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全年除引进外资工业项目40多个外,还引进了旅游、商业、文教、卫生等外资大项目。常州高新区已成为常州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最大的高新技术辐射源和产业化基地、最大的对外开放窗口和集中吸纳外资的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