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虚拟世界 真实人生——首都高校互联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0
第5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虚拟世界真实人生
  ——首都高校互联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徐江善 江涛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信息时代的曙光开始投向神州大地,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最迅速的大学生们首先沐浴起时代文明的朝晖。互联网在首都高校的迅速发展,将大学生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向大学生们和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
网络浪潮席卷校园
仅仅一二年的时间,互联网便在北京的一些高校形成浪潮,以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迅速占据了大学生的教室和宿舍,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宿舍,几乎每个宿舍都有电脑,有的还有好几台。走进清华大学1号楼301室学生宿舍,博士生王诚正在网上世界漫游。这个房间住着两名博士生,有两台电脑。王诚坦诚地告诉记者,他一天七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电脑已成了他离不开的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97级李予湘的宿舍共有6位同学,竟有5台电脑。
  据了解,由清华大学牵头建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是我国四大主干网之一,建于1995年。而互联网迅速在学生中普及还是近两年的事情。清华已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连接国际互联网的校园网,目前所有博士、硕士生和本科生宿舍都已接通了线路。在北大,所有的学生宿舍也已完成网络接口布线工程。
  清华学生上网国内流量免费、国际流量少量收费,北大校内上网费用也不高。上网费用低是促使高校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除了宿舍有电脑,许多高校的电脑也全天向学生开放。北大南门附近的网吧连锁店常常坐满了学生。据清华大学有关部门介绍,清华85%的学生经常上网,约60%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互联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
网络是柄“双刃剑”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它具有快速、灵活、便捷的优势,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丰富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的迅速成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北大党委副书记王登峰等高校教师分析认为,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给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冲击。清华大学杜嘉等学生工作干部反映,过去国内传统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而如今网络已成为一些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一些境外媒体通过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是非的判断,以致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还使一些学生被网上的色情和暴力内容所吸引,沉湎其中难以自拔。一位来自湖南娄底的本科生告诉记者,他平时电视也不看,每天晚上都到校门外的网吧上网,经常从晚上10点一直泡到第二天2点多才回到宿舍。他对记者说,网上不仅有各种游戏、黄色图片和文章,还有许多黄色笑话和政治笑话。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网络,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过分沉湎其中,一些学生的心灵会被扭曲。有的高校已在学生中发现了“网络成瘾综合征”病例,他们变得与周围同学没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孤僻,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还有的学生整天泡在网上,荒废了学业,这些现象都令人担忧。
  做网络的主人,不要做网络的奴隶,迅速加强主导网上舆论宣传力量的任务已摆到重要日程。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庄丽君等教师认为,现在新华网、人民网等一些主要新闻网站已开始成为师生了解情况的重要渠道,而如何使这些网站真正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以较高的“点击率”影响大学生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建议,应加强对大学新生进行正确认识互联网的教育活动,从刚入学的新生抓起,教育他们对网络的两面性保持清醒头脑,利用它为自己健康成长服务,自觉抵制互联网消极的负面影响。
占领校园网络阵地
面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浪潮,清华、北大等高校积极引导、趋利避害,既加强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又注意运用正确导向以积极健康的信息引导网上舆论。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校园网的高校,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已经积累了一整套互联网管理办法。学校成立了网络信息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清华大学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办法》。清华还特别强调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注意在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的教育,提倡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做文明网民。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是清华大学网络管理的又一特点。从1996年6月起,学校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中英文版)》,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又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将学校闭路电视的《清华见闻》和《校园热线》等专题节目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要讲话、党课报告等内容送到了网上。网上的这些新闻宣传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清华汽车系的学生一年多前推出了“红色网站”,他们主动在网上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邓小平理论,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与有不正确看法的同学进行辩论,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反响。
  北大于半年前在网上设立了“校长信箱”,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征求对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设有专人负责每天进行回复。学校还积极组建网上监督队、宣传队、引导队等三支队伍,以有效占领校园的网络阵地。作为网上宣传队和引导队的北大网上新闻中心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目前正式成员已有80人。新闻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写作新闻、通讯、评论,使北大的各种消息得到充分流通,各种热点与问题得到充分关注;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利用互联网塑造北大对外新形象;引导网上舆论,旗帜鲜明地主导网上言论的主流,弘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加强校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成为北大“上令下达”与“下意上传”的重要桥梁。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人生则要在刻苦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当代大学生将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展示风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