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辩证看网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0
第5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时评

  辩证看网络
如今的大学生真敏感,互联网才推出几年,大学生已成了网民的主力。尤其能说明大学生敏感的是,在网络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提出了规范网络社会的建议,既建议立网德,又建议立网法。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有人说,“互联网给人类带来新的革命”。有人说,“网络社会是全新的社会”。“全新”吗?事物总有继承性。“全新”也有不新的一面。“革命”吗?多少有些吓人,并非不管谁的命都“革”。可是,认为网络社会向人们提出许多新问题,提出了许多难以回答的新问题,则是一点不错的。这样一来,原来适用于金字塔形的社会规范便无法再继续全部适用于扁平化的社会了。于是,大学生们建网德网法的建议应运而生。
  对网络社会的“利”要用法与德加以肯定;对网络社会的“弊”也要用法与德加以否定。扬利而弃弊,恰是法律和道德的功能。有了法律和道德,网络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不过,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不是万能的。有了法,不是还有人有法不依吗?不是还有人执法犯法吗?有了德,不是还有人缺德吗?因此,重要的是提高网民自身的素质。网法、网德有助于提高网民的素质。除此以外,舆论监督、乡规民俗也能够推动网民不断进步。网民社会是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而且是领先的组成部分。为了把网民社会建设成为文明的基础和前沿,我们要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一条:愈是强调建立网法、网德,愈是应该强调建立网法、网德的出发点。计算机是工具。人与计算机是生产力。而办网人与用网人的关系、用网人与用网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理顺和协调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别的。网法和网德统统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上层建筑,全部上层建筑,都只能是为了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都只能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除此而外,再没有别的目的。
  即使是出于抑制互联网上出现的弊病,也不能因噎废食。比如说有些迷上网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我们怎把这笔账记在网上呢?只要有网法,就能保证网络健康地发展。天下事总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法网德定将日臻完善。
(附图片)邓伟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