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与改革共呼吸 为改革而呐喊——读《蒋映光经济文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0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与改革共呼吸为改革而呐喊
  ——读《蒋映光经济文选》
  成保良
  为纪念蒋映光同志逝世一周年,汤群英从他生前撰写的大量文章中选出七十二篇编辑成的《蒋映光经济文选》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蒋映光的著述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紧密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不尚空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主旋律,为之呼号呐喊。《文选》中除了少数几篇,其余都是一九七八年以后写作的,论述的几乎全是我国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一些重大经济问题,包括拨乱反正,批判“左”的错误,分析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阐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研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论述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以及处理的原则、对策,等等。这些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力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文选》表明作者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面很宽,在理论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工业、农业、贸易、财政、投资、金融等经济学科)、经济发展战略学、生产力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方面均有所涉猎,而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造诣更深。他八十年代中期写的一组关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论文,其主旨是说明商品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好形式,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他对所谓商品经济的盲目性、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产品经济是比商品经济更高级的形式等问题作了辩证分析,澄清了许多似是实非的观念,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现在读来仍深受启发。八十年代末,他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新看法,不赞成把它划分为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个阶段,认为它的真实历史发展过程应该是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和现代商品经济三个阶段。现代商品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国际化。由于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各国的生产、市场日益国际化,进而产生资本流动、金融、交通、信息等等的国际化。他认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应该树立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并用以指导经济改革。从他对这个问题的全部分析来看,他所说的现代商品经济国际化,就是今天讲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文选》表明作者对我国经济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实际价值的题目和问题。比如,一九七九年,针对我国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和消费脱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他与别人合写的一篇评价斯大林对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进行批评的文章,在一个内部刊物上发表后得到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并进而引起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国性大讨论,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健康发展,帮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生产目的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蒋映光的文风宛如其人,质朴无华。《文选》中除少数有相当深度的长篇论文,多数是短小精悍的千字文。他积极提倡写经济短文。他认为要写好短文,必须选好题目,想好了再下笔,要讲新话、不讲老话,要单刀直入、大题小做,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这是他长期写作的经验之谈。在他的笔下,深奥的经济理论问题,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清新流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