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记者要及时准确生动地反映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0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序跋选

  记者要及时准确生动地反映现实
  穆 青
  李峰是我国知名记者。他写的新闻通讯、杂文随笔和新闻论著出版,希望我作序,我无法推脱。因为李峰的新闻生涯基本上是在新华社度过的,我们在一起工作了三十多年,为他的文集作序应该说责无旁贷。
  李峰同志勤奋敬业,写了不少很有影响的报道。他还做了些开拓性的工作,创办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杂志。有的刊物介绍李峰时,把他比喻为一台永在转动的“磨盘”,研磨国内外形势,谋划相应的报道。的确,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知道,李峰好学多思,思想敏捷、活跃。所以,他写的深度报道多,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报道多,并以写政论式通讯和评述见长。他的好多报道对推动实际工作和鼓舞人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六十年代初写的通讯《“一厘钱”精神》和《九龙江上的抗天歌》。特别是“一厘钱精神”成了一个时期广大群众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行动口号;当时我还写过一篇题为《〈“一厘钱”精神〉的启示》的文章,强调记者应当透过所报道的现象,从政治上、思想上揭示其本质和意义,使我们的报道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也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鼓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峰的视野更开阔了,写出了一系列促进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新闻作品以及包括国际问题在内的杂文随笔。
  他写的四川一个企业由于率先进行体制改革而大大增强人们搞“四化”的信心和积极性的通讯,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称赞。
  采访决定写作,多思才有深度,文章要靠事实和真理服人,肯下功夫才能出精品。早在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李峰,以及其他一些优秀记者的这种实践经验和论述,在信息时代或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重要的,需要倡导的。
  世界是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记者要及时、准确、生动地反映现实,必须学习科学理论和多方面的知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还应当努力掌握新闻这门学科中的“十八般武艺”。李峰探索着写了多种体裁的通讯,多种形式的杂文随笔,多方面内容的新闻论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还拍摄了珍贵的战地摄影作品。可以说,任何一个记者,掌握的报道手段或形式愈多,报道领域和主题就会愈宽广,表现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能力就会强一些,收到的社会效果就会好一些。因此,我一向主张,既要培养“专家型”记者,更要注意培养“多面手”记者,“一专多能”记者。作为新闻战线的一个老兵,我希望看到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记者,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本文为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李峰文集》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