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让历史变为财富——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总统府”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让历史变为财富
——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总统府”前后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本期关注
  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
  1982年至今,我国共公布了3批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南京,为给筹建中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让路,江苏省办公机构从原“总统府”迁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办公机构撤离“总统府”
  作为南京人,无数次到过“总统府”。前不久,陪客人又一次来到“总统府”参观时,却陡然发现,原先在这里办公的江苏省政协机关已全部搬出,“总统府”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以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供参观游览。
  “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地,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成为江苏省的“办公重地”。先后有江苏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科协及民主党派等20多个机关1000多人在此集中办公。熟悉历史的同志告诉记者,早在50年代,南京就有专家学者建议,应该把“总统府”建成近代史博物馆。但是,由于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特别是经济实力还不强,因此,只能把“总统府”仅仅当作“房子”来用。随着事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到80年代中期以后,机关陆续迁出“总统府”的计划开始列入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
  80年代初期,“总统府”西花园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开始对外开放。
  1984年,省政府机关最先搬出“总统府”;1988年,省人大又从中搬出;1997年,省工商联、省各民主党派机关、省科协等单位第三批迁离。到20世纪最后一年,江苏省政协机关酝酿迁出,12月底,搬迁工作全面完成。至此,江苏省各类机关先后在“总统府”内办公长达51年的历史结束了!动迁前后整整花了16年的时间。
  还“总统府”以原貌
  文物需要保护,更应该加以利用。腾空的“总统府”将分3期工程,争取用3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
  对这项将耗资数亿元的宏大的历史文化恢复性工程,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997年11月,中共江苏省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筹建南京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的问题,成立了筹备小组;1998年下半年,省委再次召开专题书记办公会,决定成立以省委副书记顾浩为组长的博物馆筹备领导小组,开始制定博物馆的总体规划方案;1999年12月30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原则通过了博物馆的总体规划方案,同意博物馆由现在4.3公顷恢复至原貌的12.27公顷。
  省委书记回良玉刚到江苏,就向省政协有关领导指出,筹建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很有意义,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好。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曹克明说,建设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是江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对南京,而且对江苏全省的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苏及全国的众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博物馆方案的论证和修订。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罗哲文召集全国著名学者对“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作了充分的论证。
  目前,已经开放的范围除西花园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外,还有:清朝两江总督署史料陈列、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史料陈列、孙中山生平史迹展、“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和“总统府”门楼展等5个部分。再就是一条中轴线:即从最南面的门楼至最北面的子超楼,两侧中西合璧的每一幢建筑,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
  然而,这还不是“总统府”的全貌。因此,一期工程,将东扩2.2公顷,恢复如今已成为工厂工作区的当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楼的原貌和旧址,拆迁上百户的居民,恢复两江总督署的马厩;二期西扩至今天已成部队的营房,恢复“总统府”当年参谋本部和国民党卫戍总司令部的原貌;三期北扩,恢复原“总统府”的一系列直属局旧址……
  让历史告诉未来
  著名建筑设计师齐康、张锦秋等同志认为:还“总统府”以原貌这是一项有见地、有气魄、有效益的文化建设工程,它是塑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充分体现南京文化特色的重要举措。
  对南京而言,“总统府”这组建筑群落地位特殊。明初,陈理和朱高熙先后被封为汉王,在此开府;清代,设两江总督署于此;太平天国攻取南京后,天王洪秀全将两江总督署改建为天朝宫殿,俗称天王府;1864年7月,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这组建筑经湘军洗劫、焚烧,已荡然无存。遗址现存建筑主要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的两江总督衙门原有规模。民国后,将其部分改建,又新建西式楼房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15年,这里又成为北洋政府的地方政权所在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又成为国民政府的所在地。1937年至1945年,南京沦陷后,这里又为日军所占用。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又先后成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府邸。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那张一群解放军战士站在“总统府”门楼上持枪欢呼的历史照片,曾深深地印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她是新中国彻底解放的象征,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新的历史纪元开始的物证!
  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民主与封建、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先进与落后抗争的核心之地。人们在这里思考,在这里进一步认识历史与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