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从“花架子”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从“花架子”说起
季 音
不久前,一位省委书记到一个县考察该地水利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热气腾腾,在一段二百多米长的水渠上,就集中了二三百名干部和群众在那里大干。这位书记回到县城后,下午让随行人员再到工地去看看。只见修渠大军已不见踪影,四周冷冷清清,只有两个留守工人,那条渠基本上仍是老样子。问他们修渠队伍哪里去了?回答是:听说省里领导要来检查,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现在都回去了。
两天后,省委书记又悄悄看了那条水渠,仍不见修渠大军的踪影。他不禁叹道:想不到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到了如此程度,这哪里是在修水利,分明是糊弄上级、劳民伤财嘛!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往下面跑得勤了,或视察,或检查,或调查研究。这是好事。但他们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地干部或各类人员紧随左右,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使你难于接近群众,难于和群众倾心而谈。另一种情况是,领导干部下去考察的地方,常常都是当地干部事先周密安排的,诸如参观哪些“点”,基层干部和群众如何回答领导的问话,等等。有些不老实的干部,甚至可能临时布置一些五花八门的场景,炫耀“政绩”,供领导参观,以博得上级赞扬。这两种情况,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把领导人围在中间,使他们很难了解到基层全面、真实的情况,甚至还可能把假相误为真相,导致判断失误。
摆“花架子”的问题,摆的人当然要负责任。但看“花架子”的也要负责。一是因为你要看,他才摆。倘若你根本不看,他给谁摆?二是摆的人的升迁去留,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看的人手中,而且一些摆的人,就是由看的人任命的。三是看的人,或是和摆的人心照不宣,或是轻描淡写说几句。倘若来点真的,对摆的人严肃处理,“花架子”还摆得起来吗?还会越摆越大、越摆越热闹吗?四是不少看的人,往往也是给更上一级摆的人。他们既集中了下级摆的“智慧”,又给下级摆作了“示范”。如此,“花架子”岂能不越摆越热闹?看来,解决摆“花架子”的问题,得从看和摆两个方面入手,而且首先要从看的方面入手。
调查研究贵在真,即要真正了解到下边的真情,倾听到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真心话,据此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得放下架子,排除干扰,真心实意地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平等对话,以心换心。古人说过:“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意思是说,对老百姓你要亲近他们,而不可凌驾于他们之上。有的领导架子十足,打着官腔,居高临下地讲话,谁还会给他掏出真心呢?
新世纪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这项基础建设。为此,不妨先从破除调查研究中的“花架子”做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