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苏园六纪》与刘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9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苏园六纪》与刘郎
  陈芳
  跨入新世纪的前夜,中央电视台再次播放了一部名为《苏园六纪》的六集电视文化艺术片。
  苏州园林好看,看懂苏州园林则不易,《苏园六纪》让人在尽享秀美景色之时,更令你体味那有形无影的深深的韵味。
  该片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苏州园林所产生的背景,它是显赫过、富贵过、也曾失落过的士大夫们,经过有文化的艺匠之手所营造起来的风雅、安闲、优裕的生活形态的体现,更点明了园林艺术的核心主题———隐逸;不仅从园林中的廊、窗、厅、榭、石等道出了园林古雅、精致、幽深、通透的审美特征,更概括出了园林独享、静寂、深邃、安闲的意境;不仅将理水、建筑、叠石、花木四大造园要素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美学、哲学、美术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将对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融入到文采飞扬、充满哲学意味的解说词中,使之成为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一个载体。
  《苏园六纪》不可不看,拍《苏园六纪》的人更不可不知,其人,刘郎是也。
  刘郎,少小离家,浪迹河湟。大西北的豪放旷逸,开阔了他的胸襟,西部山川的蛮荒之美,陶冶了他的性情。从事电视二十余载,他始终执著地守在中国电视文化艺术片这方净土上。无论人们是褒是贬,不管风向潮流怎样变换,荣辱不惊,处世泰然是其心中不变的准则。
  刘郎所作的电视文化艺术片,其数量几近等于他的“业龄”。它发端于早年间的《梦界》、《西藏的诱惑》;形成于《天驹》、《上下五千年》;至《江南》、《苏园六纪》时已个性展露,独成一家了。
  1994年,刘郎乘着他的艺术之舟,从粗犷豪爽的大西北划向了婉约、精致的江南水乡。人文环境的差异之大显而易见。然刘郎却在这“南辕北辙”中找到了电视艺术创作上的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历史来观照和统领不同题材的创作。从文化的特殊视角和背景上,对民族、自然、历史、人生、艺术作出深入的文化思考和揭示。他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认为搞电视文化艺术片,有三本书必读: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重视三个长期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文化积累;同时还要做到长期储蓄、短期储备和临时储存。
  在时下电视界不少人重实践、重技艺技巧,而疏于文化理论建设的态势下,能如刘郎者潜心读书,颇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要领,认真创作电视艺术作品的人,寥寥无几。
  刘郎,真乃一介电视人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