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鲁抗医药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2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上市公司

  鲁抗医药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李建兴 董建德 梁明杰
  1997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药战略,尤其在“九五”期间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和半合抗产品,实现了产业升级,企业逐步走上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形式的内涵式快速发展之路。“九五”末,鲁抗工业总产值达18.7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总资产超过30亿元,商标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早在80年代中期鲁抗就开始了产品创新,他们曾实施了著名的“腾笼换鸟”战略,果断淘汰了曾经作为鲁抗看家产品的土霉素,换产技术含量高的螺旋霉素,投产当年就为鲁抗创利1500多万元。为实施产品战略转移,鲁抗“九五”期间投资12.5亿元建成了以千吨青霉素项目和“双加”头C技改工程为代表的现代化基础工程,从而全线贯通了半合成青霉素产品链和头孢系列产品链,形成了国内抗生素企业最齐全的双产品链,为鲁抗下步产品更新换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鲁抗还瞅准市场盲区,独家开发出优质高效的盐酸大观霉素、盐霉素和泰乐霉素,这几个产品每年为该公司盈利3000余万元,已逐渐成为鲁抗新的利润支撑点。“九五”末“十五”初,鲁抗为保持这些产品的市场优势,又投资3亿多元进行扩产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2000年5月已获通过,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先期实施的泰乐霉素技改项目于2000年上半年开始投产,达产后鲁抗医药泰乐霉素生产能力达到250吨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泰乐霉素供应企业。新产品“1123”已达到欧洲(UP)药典标准,蜚声国内外市场并大量出口,目前事业部又研制出新型抗菌素“1128”和生物农药BT,市场前景乐观。
  鲁抗医药董事长章建辉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创新又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为此,他们狠抓了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鲁抗从机制上和管理上也力求创新与高效的统一。为发展动植物用生物抗生素,使之成为公司的一根强有力的产业支柱,鲁抗成立了动植物生物药品事业部,对农、兽用生物药品实行产销一体化管理,事业部制迅速显示出了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的高效率。2000年,鲁抗生物药品事业部成立的当年就为该公司创利润2400余万元。多年来,鲁抗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对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激励机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形成了良性互动,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公司科技人员可直接向集团公司申报科研课题,公司将在资金、设施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同时,他们对科技人员的奖励也毫不吝啬,今年,该公司拿出328万元对近3年的40项技术进步成果进行重奖,并规定,科研人员可按科技成果产生效益的5%计提奖金。
  进入新世纪,鲁抗又被山东省确定为着力培植的几个创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之一,这艘民族医药的航母又被赋予新的使命。“十五”期间鲁抗的科技开发投入将超过3.5亿元,今后的科技开发投入将提取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3%—5%,且每年递增率在15%以上。主要投向于向半合成抗生素和动植物生物抗生素的深度开发,新型制剂、新剂型的研制,并逐步进入天然药物领域,开发中药单体、制剂和新组方的中药。“十五”末力争实现人用抗生素、动植物生物药品、半合成抗生素、天然药物四大支柱齐发展,销售收入35亿元,利润3亿元,利税5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成为集科、工、贸、金融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