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绿金田”的新跨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2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绿金田”的新跨越
  仝静海 李天增 陈云凌
  “菜园子”丰盈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绿金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这是河北永年县90年代初期发展商品菜基地的真实写照。
  而今,面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永年县的蔬菜产业也开始了“二次创业”。
  种菜瞄上“无公害”
  2000年7月30日,对西河庄乡河西堡村王海申等30位菜农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和运作,他们合股成立的永年县永泉无公害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了。他们从此可以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来种菜了。
  对此,公司董事长、68岁的老菜农王海申感慨地说:“俺种菜十几年了,算来算去,顶数近几年不行了,投入挺大,产量挺高,可就是卖不上价儿。想来想去,俺明白了,现在人们吃菜讲安全、讲营养、讲保健。”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该公司。没成想,来这里咨询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农民还真多,把20平方米的公司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公司总经理、菜农王永林高兴地说:“公司成立一个多月,就已发展会员100多户,辐射蔬菜面积2万多亩,已有好几家蔬菜公司跟俺们签了收购合同,有多少要多少。”
  服务围绕“无公害”
  沿着滏阳河两岸的菜园子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很多农民对啥是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有哪些,怎么用无害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都能说出个道道儿来。农民们说:“县里倡导发展无公害蔬菜,并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俺们种菜再不跟上趟儿,往后还咋挣钱?”
  围绕蔬菜产业的二次创业,该县各相关部门在服务上做起“文章”。县农业、蔬菜部门首先制定了大蒜等15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为了让菜农学会按照标准来种菜,近两年来,全县抽调蔬菜专家对9个蔬菜专业乡镇的菜农进行了18次集中培训,县蔬菜局还专门派出两辆无公害蔬菜宣传培训车,定期到田间地头、蔬菜早市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
  特菜特种市场宽
  种植特色菜使许多菜农的钱袋子愈来愈鼓,“特菜特种”成为他们非常推崇的方式,“特菜特种”就是用无公害生产标准来种植名、优、特、稀蔬菜新品种。目前,全县涌现特菜村40多个,蔬菜新品种近50个。这些“特菜”大多直销省内外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
  为使特菜保持健康发展,最近,县里又筹资1050万元,在小龙马乡建设占地600亩的无公害名特蔬菜示范园。该示范园重点发展名优特稀蔬菜品种,以做到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栽培技术无害化,使其成为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龙头。目前,该示范园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鼠标一点引客来
  往年一到蒜薹收获时节,菜农生怕收获的蒜薹在5天之内卖不完。过期的蒜薹连柴火都不如。可是2000年,永年菜农的心里乐开了花:黑龙江、安徽等省的客商汇聚到田间地头来收购。仅用3天时间,全县15万亩大蒜所产的6500万公斤蒜薹就销售一空,而且每公斤价格平均卖到了3.3元,比上年上涨3倍。
  据统计,2000年永年蒜薹平均亩收入达到1400元以上。全县15万亩大蒜仅蒜薹一项收入就达2.1亿元。对此,县蔬菜局局长玉兰勋感慨地说:“真可谓鼠标一点引客来。这蔬菜上了因特网,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1999年10月,永年县蔬菜局把永年的蔬菜“搬”上了因特网。在网上,他们一方面查询全国各地的蔬菜市场行情及新品种;另一方面根据时令定期发布本县的蔬菜品种、上市量、价格等信息。因特网成了全县蔬菜生产的“导航台”,也成了蔬菜销售的一个“窗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