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西电东送”:“十五”重头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2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西电东送”:“十五”重头戏
  去年11月8日,全国瞩目的“西电东送”工程——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隆重举行开工典礼。此前,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等四项工程也在广西、云南等地开工。如此大规模、跨省区的电力建设项目同时开工,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西电东送”,优化东西部资源配置
  我国一次能源主要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生产力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环渤海地区。这种一次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协调,决定了“西电东送”必然成为我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取向。
  “西电东送”始于80年代末,10多年来,“西电东送”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南方电网自1993年联网运行到去年9月底,累计上网电量607亿千瓦时,其中送广东230亿千瓦时,送广西154亿千瓦时,电网最大送电负荷达128万千瓦。从1989年到1999年的10年间,通过葛洲坝至上海的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华中电网已经累计向华东电网送电108亿千瓦时,送电最高负荷为46万千瓦,去年的最高送电负荷达78万千瓦。同样在这10年间,蒙西电网累计送京津唐电网电量390亿千瓦时,最大输电负荷达93.8万千瓦。
  随着“西电东送”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联网效益更会越来越突出。对未来南方四省“西电东送”效益的分析表明,东部和西部都能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四省联网后比各省电网单独运行可减少装机700万千瓦,减少运行费用440亿元,投资减少260亿元;1999年到2020年间,广东可少排二氧化硫189万吨,广西可少排二氧化硫149万吨,而贵州仅多排二氧化硫14万吨,云南仅多排二氧化硫1万吨,四省由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可少损失80亿元;从东西部发电可变成本比较,“十五”期间,如果用协议以外多出的西电代替广东油电或煤电,利用电价差,可对供输受三方产生3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按现行政策测算,2006年到2020年期间由于电价的降低可以取得近80亿元的降价效益。
  西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55749万千瓦,占全国82%,已探明煤炭资源保有量为3882亿吨,约占全国的39%。“十五”期间西部地区12省市区新开工电力项目约2920万千瓦,占总开工规模的37.4%,其中水电1484万千瓦,占59.7%。到2005年,西部地区装机总容量9817万千瓦,占全国的26.9%,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装机容量年均增长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
  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
  去年夏季,由于经济增长、气候炎热等因素,广东省用电负荷居高不下。前三季度,广东购买西电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
  广东用电吃紧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务院研究决定: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确保“西电东送”,保证广东用电,“十五”期间西电送广东1000万千瓦。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迅速落实了第一批7个向广东送电的发输电项目。
  去年11月7日,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在贵阳召开华南地区“西电东送”工作会议,部署向广东送电工作。11月8日,7项发输电工程项目的宣布开工,送电广东1000万千瓦成为全国“西电东送”事业的重头戏。
  国家电力公司按照西电送广东1000万千瓦的要求,迅速组织完成了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至2005年,天生桥一、二级电站向广东送电168万千瓦,贵州向广东送电400万千瓦,云南向广东送电160万千瓦,三峡电站向广东送电300万千瓦。为确保完成输送电力任务,规划“十五”期间新建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天生桥经云南罗平至宝峰500千伏输电线路,贵州至广东两回交流一回直流输电线路和华中电网至广东输电线路。
  国家电力公司在华南电网“西电东送”工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已开工项目除广东、贵州和云南省内的若干段线路外,均由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十五”期间,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将完成500千伏交、直流输电线路约3400千米,新建两个换流站、3个变电站、2个开关站,扩建5个变电站,新增500千伏交流变电容量225万千伏安,新增直流输电能力250万—300万千瓦,总投资约100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