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我国承担的人类基因组“天书”接近完成 绘制出首张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4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承担的人类基因组“天书”接近完成
绘制出首张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李斌)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1%测序任务的“完成图”目前已经接近尾声。通过初步“解读”,我国科学家估计1%区域约有150个到200个基因,这些基因和心血管、肿瘤等疾病有关。
  随着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的公布,作为这一计划的6个参与国之一,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1%测序任务“解读”得如何,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来自北京华大基因中心的消息说,科学家们测定的碱基对数据,已经占到工作区域基因组的99%以上,已有169个克隆片段完成全序列的组装,精确度达到99.99%,2个克隆片段正在测序。整个工作区域的全序列,也就是“完成图”可望近日绘制完成。
  事实上,我国科学家的工作已经超越了1%的任务。应美国同行的邀请,我国科学家在1%测序任务的基础之上又向3号染色体内部延伸,完成29个克隆片段、约400万个碱基对的测定,并在这一延长区域发现32个基因。
  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的约定,整个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绘制完毕。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李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科学家最近测定了一种嗜热菌的全部序列,覆盖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9.99%,从而获得了国内第一张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标志着我国基因组研究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截至目前,科学家已发现了2808个基因,其中1481个是功能已知的基因,另外1327个基因的功能还不清楚。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人首次破译微生物的遗传密码,嗜热菌也成为除病毒外国内第一个遗传密码被破译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大群小生物的总称,因其形体小而得名。投入少、收效快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是当今世界基因组研究中的前沿领域。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这些微生物,无论对于生物进化研究,还是特殊酶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1998年初,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腾冲地区考察时在沸泉中发现了一种泉生热孢菌,最适合在75摄氏度左右高温下生长。在进行分类、形态方面的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国内第一个被发现的这种极端嗜热菌,是国际上从未报道过的新菌种。
  从1999年5月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开始测定这种嗜热菌的全基因组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这个微生物基因组共有约260多万个碱基对。
  研究表明,大约30个基因只能在嗜热的真细菌或古细菌中找到,这在科研和产业化上具有重要价值。这种嗜热菌和另外一种细菌——需氧芽孢杆菌的同源性最高为59.8%,进一步表明了这种细菌的“特殊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