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文化瑰宝 健身益友——太极拳发展概略(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4
第8版(体育)
专栏:

  文化瑰宝 健身益友
——太极拳发展概略(二)
康戈武
  太极拳发展的成熟时期
清朝中叶,太极拳走完了它的幼稚期,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1771—1853)、陈有本,长兴之徒——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有本之徒——陈氏十五世陈青萍(1795—1868),还有兼得杨露禅和陈青萍之传的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太极拳进入成熟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出现了突出健身功能的拳架。陈王廷创编的七套拳架,经五传至陈长兴、陈有本时,原来一百零八势的长拳和太极拳(一名十三势)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陈氏拳家已经由博返约,专精于太极拳第一路和炮捶(现称陈式太极拳第二路)。大约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和不同学习对象的练习需要,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氏新架太极拳。这套拳架与陈氏老架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也称老架为大圈拳,称新架为小圈拳。有本的弟子、族侄陈青萍,又在有本所传拳架的基础上创造了两套架式。其中一套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由简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另一套,注重技击,常在周身一起转圈的过程中突然发劲,劲快而猛烈,有似旱天炸雷。前者,青萍传于陈家沟北邻的赵堡镇,人称赵堡架。后者流传于陈家沟东邻的王圪垱村,人称“圪垱颤架”,或称“忽雷架”。
  约1850年左右,第一位陈家沟陈氏拳械的外姓传人杨福魁(字露禅,1799—1872),辞别其师陈长兴,返回故乡永年设教。随即又被荐至北京,出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者的体质,扩大传习范围,适应保健需要,删改陈氏老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编成一套架式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套路。有本的“新架”、青萍的“赵堡架”和杨露禅的“绵拳架”,都以适应保健需要为编拳和练拳目的,表明太极拳发展至这一时期出现了突出健身功能的趋势。
  其二,出现了从太极拳实践中总结出的太极拳经典文论。在太极拳发展的初创期,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身授,太极拳技法文论颇为罕见。永年人武禹襄自幼习文好武,约1850年从杨露禅学得陈氏老架。1852年(清咸丰二年)途经河南怀庆府赵堡镇时,又从陈青萍学陈氏新架月余。返回永年后,“即日找其甥李亦畬搭手试验,”(详见《永年地名志》第418页)。武李二人在试验过程中,每得一体会,即写一字条贴于墙壁,再反复体验,经两年多的实践,最终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写出了一系列言简意赅的太极拳文论。1881年(光绪7年)李亦畬将这些文论益以已作,编定为《太极拳谱》。
  这些拳论,不仅明确地以“太极”命名这一拳种,而且把太极理论融入了拳术技法,成了后世指导太极拳练习的经典。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自称此谱首篇《王宗岳太极拳论》,是他于1852年去其兄澄清任所舞阳县知县处抄得。也就是说,此谱在1852年之后才在太极拳界传开。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此谱《十三势行工歌诀》中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此语出现在编著于1852—1881年间的《太极拳谱》中,而陈有本、陈青萍、杨露禅所编突出健身功能的太极拳架也是在此时期,这既说明当时的太极拳家已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作为练习太极拳的宗旨,还说明太极拳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其三、出现了太极拳走向社会化的趋势。太极拳在其初创期,仅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中流传,被称为“陈氏拳械”。自陈长兴及其族侄陈青萍开门传授外姓弟子起,陈氏拳械才开始传向社会,并逐步广播开来。长兴之徒杨露禅相继在永年和北京设教,青萍则在赵堡镇和王圪垱村传徒。由于他们的努力,营造出了衍生各式太极拳的基础,也拉开了太极拳社会化发展的序幕。
  总之,太极拳进入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确立了太极拳的健身宗旨,与之相应的技术和理论体系趋于完备,以及太极拳传习者走出仅在一地一族中传承的局限,迈开了社会化发展的步伐。
  太极拳发展的繁衍时期
  进入20世纪上半叶后,太极拳在北京的发展日益兴盛。拳派繁衍,传说频生,太极拳考据学也随之兴起。
  在太极拳拳技方面,由杨露禅编传的“绵拳架”,经其子杨健侯和其孙杨澄甫(1883—1936)修润定型为后世广为流传的杨氏太极拳套路。河北武清(今属天津)人李瑞东(1851—1917),以从王兰亭学得的杨式搬拦锤、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栽锤等五锤为基础,揉入太极十三势、八卦掌和形意拳的一些手法创编成“太极五星椎”(今被称为李式太极拳)。民国初年永年李亦畬之徒郝为真(1849—1920),至北京传授武禹襄创编的武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1861—1932)得郝为真传后,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融会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河北大兴人吴鉴泉(1870—1942),于1921年受聘入北京体育研究社执教后,将师承其父全佑(1834—1902)的杨式拳架,进行删难就简、突出轻柔的整理,创编成吴式太极拳。1928年,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1887—1957)到北京设教,传授陈式老架太极拳。此外,1928年时,年已66岁的和兆元长孙和庆喜开山授徒,其弟子郑伯英和郑悟清迁居西安致力传拳,开辟了“和式太极拳”在西北传播的基础。太极拳苑出现了分支迅速、流派繁衍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