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托夫勒的质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5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托夫勒的质疑
黄 晴
2月12日,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托夫勒夫妇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标准是万能的吗?》。托夫勒以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闻名于世,在中国也广为人知,他常能提出一些预见性看法,而且一些看法已被后来的事态发展所证实。让我们看看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见解。
托夫勒说,在冷战时代,华盛顿一直用“意识形态过剩”这个词来抨击苏联,现在其它国家的许多人却认为,美国在利用本国经济和媒体的巨大力量,使“美国制造”的意识形态实现商品化。
托夫勒认为,美国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是以全球主义、自由贸易以及民主这三个单纯而且直线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变数构成的”。对上述三个变数,美国有一种将之信仰化、简单化的倾向,而现实比华盛顿意识形态要复杂得多。
托夫勒提出了如下质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印度尼西亚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药方(即自由贸易的药方),经济发展反而下降;俄罗斯接受了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的“休克”药方,结果是经济体系解体,生活水平降低。
托夫勒对自由贸易必然带来公平、中产阶级成长导致民主、贸易防止战争等美国观念提出质疑,认为它们过于简单化。
托夫勒还提出一个预言性看法,即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在世界经济中,包括市场、政治模式、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内的多样性将增加。
应该说,美国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生存体验和发展模式,其中有些在美国是成功的,适应其社会实际的。但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全能化”、迷信化,硬要推销给别人,恐怕就会惹出很大的麻烦。美国有些人自我中心的倾向很强,也非常之“意识形态化”,连冷战思维鼻祖凯南这样的思想家后来都反省说,当年占据他脑海的,不是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真实图景,而主要是由奥威尔和卡夫卡之类的小说家创造出来的“虚构和象征性的形象”。
托夫勒说,华盛顿意识形态与出故障的汽车一样,也需要被“召回修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应该说,美国是有些明白人的,凯南晚年也说了些很明白的话。但是,这些明白话却未能成为美国的主导话语,而政治家和决策者仍在出了故障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或制约之下。布什新政府上台后,放出一些暗示在对外关系中放下傲慢姿态的话,托夫勒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世界上许多人也有同样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