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年年一台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5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年年一台戏
  董占魁
  谁也说不清从何年何月起,我们村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老规矩,每逢新春正月,不管好赖总要唱一台戏。自古以来,无论丰歉,年年如是,几乎没有间断过。
  从我记事儿起,就知道我们村子里有一班庄稼小戏儿,唱的是武安落子调儿。每年春节闹灶火,乡亲们为戏班子暖和着想,同时也为了省事儿,便在村当中的碾米棚前搭起台子,碾米棚的门口上挂起一块上书“农民剧团”的大幕布,界开里外,门里的碾盘上,碌碡上权当化装台,门外的木板台子上便是小型舞台了。舞台虽然不大点儿,估摸大概有一丈见方的样子吧,但因为武安落子戏演的多是家庭纠葛、婆媳关系或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恩怨是非,善恶报应的故事,所以出场的人物不太繁杂众多,场地虽小活动开来却也游刃有余。如演唱《三娘教子》、《空印盒》、《贾金莲拐马》等等,出场人物只不过三五个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我们村的“农民剧团”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每年添置几件新戏装,有时也新添一两个小戏子。
  尽管我没能进农民剧团学唱戏,但是我从小就非常爱看家乡的落子戏,每当唱戏,我总是搬个小板凳早早就坐在戏台前等他们开场。武安落子戏泥土气息很浓,唱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唱腔节奏明快,如小溪流水,哗哗朗朗,清脆悦耳。我一边看戏,一边背词儿,时间久了,有些唱词儿我就烂熟于心,学着人家的腔调儿,也能哼哼嗨嗨唱起来。六十年代初,有一年全县的农民剧团搞会演,我受大队支书之托,曾经给我们村的剧团编过一个小戏曲叫《闹羊圈》。唱的是生产大队的牧羊人春季接生羊羔,白天黑夜守在羊圈里,七天七夜没有回过家。妻子思念他,为了让他换洗衣服,便踏着朦胧的月色去羊圈里拖他回家……这个小戏在县里参加会演,因为取材新颖,引人入胜且演员唱腔优美,演技滑稽逗人而获得了优秀奖。
  人民公社时大搞水利建设,外地的民工纷纷涌过来修公路修水库,工地上常有慰问演出,曾经有一台河南坠子——其实就是说评书再加上化装,特别吸引人。有一个坤角叫冯云霞的,她嗓音亮,扮相俊,令人倾倒。当时曾有顺口溜说:摔个跟头碰掉牙,不能不看冯云霞。乡亲们看坠子戏看得入了迷,于是农民戏班里的能人儿就琢磨着学化装坠子,把原来的武安落子改造一番。好在他们有行头有根底儿,“做念唱打”大同小异,改起来并不难。后来生产大队干部一商量,干脆出钱把冯云霞请来言传身教。由于教师是坤角,好说话好做工作,便从我们村里选拔了一批女孩子充实到清一色男子汉的农民剧团里,使这小剧团充满了生机,有了点“洋气”,逐渐丢弃了土气、老气。冯云霞看我们村待她厚道热情,遂邀来了她的也是唱戏的丈夫和孩子,一家人在我们村落了户,分了自留地。农忙时就种田,农闲时一家人就教戏,这一住就是八九年,竟将一班土玩艺儿改造成了一班大戏,也演开了《狸猫换太子》,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勾引得戏迷们天天接着看,不看个水落石出不罢休。
  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以后,我们村也富裕起来了,近些年常请有名的好戏来唱。曾经请过县剧团的弦子腔,请过地区剧团的河北梆子,还请过安阳来的豫剧团。这不,今年又请来了邯郸地区的化装坠子。
  我这次趁回乡探亲之机,再来领略故土沿袭已久的唱戏风俗,和父老乡亲过把戏瘾,真乃一大乐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