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愿为祖国献青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6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愿为祖国献青春
本报驻朝鲜记者 张兴华
近几年,几百万朝鲜青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响应朝鲜党和政府“到社会主义最前线去”的口号,投身到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大潮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青春赞歌。
  1998年10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到两江道大红丹郡视察后,针对国家粮食生产不足的现状,呼吁广大青年支援农村建设,开展“土豆革命”。翌年3月,1000多名青年复员军人积极响应号召来到了大红丹郡。随后,平壤、开城等地的近400名城市女青年也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满怀建设祖国的豪情先后到大红丹郡合作农场安家落户,扎根农村,以此为素材拍摄的一部反映城市青年支援农村的影片《我未来的面貌》,讴歌了朝鲜青年在创造祖国财富的过程中体现的人生价值。“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国家分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成为无数朝鲜青年自发的行动,成千上万的朝鲜青年退伍军人、城市青年学生纷纷涌向了全国各地的山区农场、矿山、电站等最为艰苦的地方,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2000年10月竣工的平壤—南浦高速公路,在1998年开工时正值朝鲜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从全国各地主动请战而来的5万多名朝鲜青年,在缺少施工机械的困难条件下,冒严寒、战酷暑,历经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完成了1100多万立方米土石的搬运和近200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并在新建公路两侧盖起了3600幢住宅,最终在朝鲜劳动党建党55周年之前顺利完成了这条双向10车道、全长近5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朝鲜建设史上的奇迹。朝鲜政府为表彰青年建设者们的业绩,特将这条公路命名为“青年英雄公路”,并向全体青年建设者颁发了纪念勋章。
  于2000年10月完工的安边青年水电站二期工程,也是朝鲜青年军人的杰作。为建成这个发电能力为10万千瓦的大型电站,上万名朝鲜青年官兵在缺少各种装备的不利条件下,为将多条河流合到一起,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冒着塌方的危险,开凿出了40多公里长的引水隧洞和作业坑道。工程建设期间,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充分发扬了勇于挑战困难的大无畏“军人精神”。
  在朝鲜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青年都以不怕困难的勇气,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力量。如今,众多的朝鲜青年奋战在冶金、电力、煤炭、铁路运输、轻工业、农业和科研等部门的生产第一线。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岗位,在各条战线近800万朝鲜青年的心中都有  一个不变的信念,“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党、为人民、为建设强盛国家作出一份贡献”。
(本报平壤2月15日电)(附图片)
图为朝鲜首都平壤市中心街景,远处雕塑为著名的千里马铜像。 本报记者 赵嘉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