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多做“小蛋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6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多做“小蛋糕”
  逐 笑
  以前过节,穿新衣,包饺子,图个乐和。现在过节,吃穿的心情早已淡去,倒是想着用这点时间干些自己的事。
  平生爱照相,更爱照相机,逮着个节假的空子可要好好转转了。三转两转,来到宣武门的中国图片社,门口赫然贴着胶卷特价促销的广告,一看,价格不错,寻常要60—70元一卷的反转片,这里才40多元,买几卷试试吧。
  入得门里,还真找到了柜台,再仔细寻摸一下,才又发现了在远处聊天的一帮营业员。早听说过这店的脾气,打个小心,问一句买胶卷找谁,倒是没怎么等就过来一位,直着眼问:“买什么?”赶紧回答就买门口广告上的那种。于是她便开始东找西找,大过节的让人这么翻腾,弄得我都有点难堪,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她给找着了。瞧了瞧日期,还好,不是过期卷,掏钱吧。见我注意日期,她也拿起两卷,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忽然指着卷说:“嘿,这卷有两种日期,今年3月份到期和5月份到期的,5月份的我们要卖50元!”这下让我摸不着头脑了,眼神再不济总不会连几个字都看差吧,广告上根本就没写按月论价呀。再说,我要不看日期,她不也没这一说吗?她倒也“负责”,打发了店内一个小伙子出去看广告,回来告诉她,广告上确实是40多元一卷。你别说,她还挺有耐心的,对那个小伙子循循善诱:“不对吧,咱这儿是卖50来着,是不是卖50呀?”看小伙子不予认同,她又改口了:“40多也行,但只能给你3月份的。”
  这叫什么事呀,自己店里贴的广告自己不知道,张口50,闭口40,要说这卷我买了就用,3月份到期的效果还更好一些,但这价格也太随意了吧,想起一出是一出,还有没有一个起码的商业准则?
  说起来,我们的许多大商场已经迈向现代化,商业行为也逐渐规范,可是像摄影器材等专业化的商店似乎还停留在几十年以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低,商业信誉差,还在用小生产的方式应付现代化的生活,始终没找到自身在小康阶段的位置。扩大消费,既要挖掘“吃穿住行”的潜力,又要开拓文化、娱乐、健身等新的个性化消费空间。人们无论怎样富裕,吃穿是个基本的常量,总不能钱多了,胃口也大起来吧。但是,在吃穿之外,还有一个自我发展的需求,它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不断“加码”,而且,这类消费不再像基本生活需求那样具有相似性,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都小康了,都填饱肚子了,还不该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一点吗?
  面对日益细化的消费需求,再用做大一整块蛋糕的方法显然难以填充新的消费空间,眼下一些大商场的尴尬处境已经说明了这点,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完善细致的商业服务,制作出一系列满足各类人等口味的“小蛋糕”,形成一个全面涨大的蛋糕群体。因此,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我们的商业结构,给那些需求边缘的专业化商店重新定位,用现代商业规范重新打造,使他们真正走出小商品经营的窠臼,进入现代化的商业流通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恰当的商品与服务。个性需求的空间不去填补,我们拿什么推动小康时代的消费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