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7-22
第1版()
专栏:社论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
粮食问题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春季,若干地区的部分农村中一时出现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现象,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七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粮食问题作了重要的发言。这个发言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问题的实质,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方法和步骤。陈云同志这个重要的发言,使我们对于我国粮食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就澄清了近来对于粮食问题的一些混乱思想。
人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国的粮食究竟够不够呢?陈云同志在发言中着重指出:目前我国的粮食是“够吃够用”的。按照我国一般农村消费粮食的水平,每人每日平均一斤去壳粮是够用的。一九五四年我国产粮三千三百九十亿斤,全国每人平均大约五百六十多斤,除去其他消耗,也不会低于上面说的那个消费水平。解放以后,虽然我国的人口逐年增加,城市和工矿区逐年扩大,但粮食产量逐年也有增加,大家都还是有饭吃,并且要求吃得好一些;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比解放以前改善了。去年我国发生了百年未有的大水灾;许多受灾地区又是粮食高额产区,但是因为我们的粮食有了正确的调剂,我们终于保证了灾民必要的粮食供应。凡此一切,都是我国的粮食够吃够用的最有力的证明。
但是,有些情况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一、我国各地的粮食产量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的粮食产量每人每年合七、八百斤甚至一千多斤,也有极少数地区的粮食产量每人每年不过二、三百斤。粮食余缺情况相差很大。第二、除了工矿区和城市人民需要全部供应粮食以外,还有几千万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需要粮食供应;每年常有的几千万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的农民和几千万农村缺粮农民,也都要补充必要数量的粮食。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个调剂和分配粮食的问题。调剂、分配得好,大家都会有必要数量的粮食。调剂、分配得不好,就会有许多人缺少粮食,而富农和投机商人则可能坐收囤积、操纵粮食之利。因此,陈云同志说,处理粮食问题有两种道路和两种办法。或者是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办法;或者是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的办法。而我们要采取的,只能是照顾全国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办法;而不能采取那种听任富农和投机商人的操纵,使多数人陷于饥饿、倾家荡产的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的办法。
人民政府一贯重视粮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就尽力领导和帮助农民增产粮食。一九五四年,我国粮食产量已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五十,超过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百分之十三。但是,农业在实现合作化、机械化以前不可能大规模增产粮食,各方面对粮食的需要日渐增加,而粮食的商品率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过渡时期的粮食问题,国家除了发展农业的合作化运动,鼓励合作社农民和个体农民发挥农业生产潜在力量,利用各种条件开垦荒地之外,还从一九五三年开始采取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办法,即统购统销的办法,有计划地收购农民的余粮,供应城市居民和缺粮农民的需要。这种办法对于城市居民和缺粮农民有利,他们可以按时买到价钱公道的粮食。对出卖余粮的农民有利,他们得到合理的代价,用来购买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它有效地保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谁都知道,这种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所有好心的人都已看到,粮食统购销统的好处是不容怀疑的,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发扬成绩,纠正缺点,把统购统销政策贯彻得更好些。
但是,属于小私有者的农民对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习惯的。这表现在他们一方面拥护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一方面又认为粮食统购统销使他们的生活有些“不方便”。他们认为,国家掌握了粮食,当然比地主、商人掌握粮食好得不可比拟。但是,如果留有更多的粮食在自己手中,那似乎更要稳当一些。农民这种心理是造成今年春季农村粮食供应紧张现象的主要原因;消除农民这种心理,则是进一步作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关键。
陈云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政府应该逐步地改进粮食工作,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和农民成立协定;和农民成立协定的基础就是关于粮食的定产、定购、定销的政策和办法。这个办法中规定了一九五五年七月到一九五六年六月这个粮食年度征收和收购粮食的数字,并宣布这个数字三年不变。这是有助于消除农民那种心理的。人们知道,我国的粮食产量是在一年比一年增加,农民收获的粮食会一年比一年多,但粮食征收和收购数字三年不变。这样,在粮食统购后归农民自由处理的余粮会越来越多,农民手中留有相当的粮食后备,他们会感到更稳当一些,那种紧张心理就会慢慢消除。农民知道粮食征收和收购数字三年不变,知道自己每年应该缴多少公粮,卖多少余粮,这就便于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家计,更准确地制定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计划。这种措施必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出售余粮的积极性,那是没有疑问的。
只是粮食征收和收购总数在一定时期不变动还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各个地区各个农户的购销数字分配得公平合理。因此,办法中还规定:各地方政府对于地亩的粮食产量必须估得确实,定产不要超过实际产量;按照各地留粮标准计算各户的余粮和缺粮情况,规定向各户购粮和每年销粮的数字。这就是把“三定”逐步贯彻到户的办法。同时,还要把余粮户、自给户、缺粮户的界限确实划分清楚,并且力求减少人为的“缺粮户”。这样做,可以避免购买“过头粮”的现象,可以保证真正缺粮的农民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粮食,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周转过程中的浪费,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部分不缺粮的农民也说缺粮的虚假现象。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粮食逐年有所增加,缺粮户是会逐渐减少的,因此,各地在“三定”工作中,在一定时间内,应当注意掌握缺粮户逐渐减少的趋势做正确的安排。
在城市,也要采取严格的措施整顿粮食统销工作,压缩一切不应销的粮食,保证必要的粮食供应。过去一个时期城市粮食供应有偏宽的现象,以致城市粮食向农村倒流。有些城市居民积存了目前并不需要的粮食;有些集体伙食单位虚报需要量,多买粮食和浪费粮食。这是很不合理的,必须纠正的。目前许多城市正在整顿粮食统销工作,实行核实供应的办法;今后还应当在实行这种办法的基础上再求改进。
在农村和城市,都要改善购粮证和粮票管理制度。过去城市、农村在这方面都发生了不少流弊,有些地方发现了发证不公平、滥发、涂改甚至借证套购和其他徇私舞弊的行为。今后对这些行为,要从严格管理着手,切实加以制止。
陈云同志的发言中提到的粮食节约的问题,是全国人民应当密切注意的。应当了解,分配恰当,调度得好,我国的粮食是够吃够用的,同时也应当了解我国的粮食现在并不宽裕。一方面,国家已经确定全国计划收购的粮食数目三年不变,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方面,国家又必须在保证必要的供应的条件下适当储备一些粮食,以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国内外任何意外的事变。这两项措施都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同工农联盟的巩固、五年计划的实现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三年不增加向农民购粮的数字,为了国家逐年积累适当的粮食储备,全国一切粮食消费者就必须尽量地节约粮食,以保证国家的粮食供应计划不被突破。陈云同志在发言中号召全国人民平均每人每天在正常的消费水平上节约半两粮食。全国人民应该热烈响应这个号召,立即着手,长期努力,经过一定的时期,积蓄起来巨大的后备力量,以备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的灾荒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当然,国家的粮食收购计划,什么时候都是必须完成的。农民们都要懂得,在粮食生产和消费方面服从国家计划,这就是自己的最大的利益。一方面要知道在目前的条件下继续增产是完全可能的;另方面要知道生活的改善不能超过生产发展的速度。只有国家工业化的伟大计划实现了,用工业把农业装备起来,农业生产才可能大量增加,人们的生活才可能更进一步地大大改善;可是,只有在现有条件下力求增产粮食、节约粮食,才能保证实现国家工业化。
为了实现人民政府解决粮食问题的方针,全国人民应当用积极的行动拥护政府有关粮食工作的一切措施和号召。全国农民应当用积极的行动拥护政府关于努力增产粮食的一切措施和号召。觉悟了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在前进的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胜利地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