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永远年轻的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抒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01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七一之歌

永远年轻的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抒怀
谭谈
  这个日子一天一天地近了。
  一种激情,也一天一天地在我的心胸里奔腾。八十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地来俯瞰一个政党的八十年,却融入了几代人的奋斗!这个由一批民族的先锋战士组成的政党,八十年的不懈抗争,使一个一度受欺凌的民族,一个被别人笑为“东亚病夫”的泱泱大国,驱赶了一切的辱侮,昂首挺胸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短短的八十年,在五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中,放射出了绚丽、璀璨的光辉!
  刚去过韶山冲,刚去过花明楼,刚去过乌石村,刚去过洪家关……回城后,又到了爱晚亭,又到了橘子洲,又到了清水塘,一路上,我踏着前行者的脚印,在重温这八十年的历史,在咀嚼这八十年的历史。一个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历史的通道涌过来,响起在耳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打土豪,分田地,过上好日子!”……终于,那个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汉子,站到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人民主沉浮了,人民主宰世界了!
  日子从身边流过,时光从身边流过。那一年,一片蘑菇云向全世界送去一个让全球人刮目相看的现实,接着,这弹那弹和卫星上天了。这使“东洋”、“西洋”、“南洋”……那形形色色的“洋”人们,不能不惊讶地注视我们,注视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依然是这块古老的土地,依然是这些黄皮肤的人,在国际舞台上,昂首阔步走路,扬眉吐气说话了!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经常回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村。屋前的水田,儿时它每亩能产三四百斤,就是“丰”年了。那一年,出来了一个“纲要”,提出了一个吓人目标:亩产八百斤!刚听到它,谁不张嘴木讷?如今,一亩地,很轻松就产粮过“吨”了。开初,从外地回家,靠的都是“11”号车———走路。不久,汽车进山了;再不久,火车进山了……前年春节,电话铃响过,我抓起听筒,里面传来一个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舅舅,向您拜年!我家装了电话……”是外甥女从村里打来的。此后不久,我好奇地带着手机回村,站在屋后的后垅山上,往城里的家拨了一个电话,片刻间,通了……你看,这,这变化!
  一个永远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就不会苍老,就会永远年轻。诚然,作为一个国家,整个国力增强了不知多少多少倍;作为一个民族,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知多少多少倍。然而,天上有太阳,地上就有阴影。这时候,我想起了共产党员彭楚政:他是一个军人,那时,他在吉首军分区担任司令员。湘西,这片土地曾流淌过烈士的鲜血;这片土地曾燃烧起革命的烽火。一个政权在烽火中垮台,一个政权在鲜血中诞生。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养育了革命,养育了新的政权。掌了权的共产党人,进了城的共产党人,岂能忘了这片土地,岂能忘了这片土地的人民?这个共产党员,牢记着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迈动两条腿,为老百姓驱赶贫穷,走上富裕之路,扶贫建房、扶贫建校,引水开渠……把一个新时期共产党的故事,留在了湘西的山山水水间。一次,他来到龙山县的茨岩塘。镇党委召开会议,党委书记向他汇报情况后,他突然站起身来,对各位说:“走,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个地方去。”
  “看什么地方?!”一时,镇里的干部懵了。彭楚政没有回答,躬身就往前走。一会儿,穿过镇政府办公室前面的一块平地,走进了另一个院落。一栋木结构的房子,破败、苍老了,屋前坪地上的草长得很高,一阵风吹来,青草摇曳,很有几分荒凉的感觉。
  “这里,各位常来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谁也没有作声。这里,是湘鄂川黔临时苏维埃省政府旧址。“同志们,今天,我领大家到这里来看看,不是来参观这栋木房子,是想提醒大家,也提醒我自己,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工作?要经常掂量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哪!大革命时期,这里有多少人投身革命?多少人流血牺牲?当时,我们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过上好日子’,这可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后来,土豪打倒了,田地也分了。是不是过上好日子了呢?解放都四十多年了,老区的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我们这些掌了权的共产党人,怎么向死去的先烈交代?我们也无颜面对活着的父老乡亲!”后来,这个镇的扶贫工作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通电的村通电了,不通路的村通路了。一个一个数字传递着一个一个喜讯:他们致富了,他们脱贫了!
  心里装着人民的党,人民也就会把党装在心里。党爱人民,人民就更爱党!受到人民拥护的中国共产党,是永远年轻的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