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追寻猴群三年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02
第11版(周末文艺)
专栏:屏幕内外

  追寻猴群三年间
郝建
  2000年底,我有幸代表四川电视台前往新加坡,参加“2000年亚洲电视大奖赛”的颁奖典礼。当我在热烈的掌声中接过《峨眉藏猕猴》荣获最佳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奖杯时,当我通过现场直播的摄像机向亚洲地区的电视观众们表达我和同事们热爱环保事业的心愿并努力工作时,许多难忘的回忆油然而生……
  1997年5月,在峨眉山拍摄风光片时亲眼目睹一场猴群大战,山崖上两群大大小小的猴子为争地盘,相互攻击,打斗得十分激烈。我被眼前的情景震惊,慌乱中拍下了这个场面。后来动物学家问我,有没有看到劝架的雄猴?我怎么也想不到在猴群激战中还会有劝架的雄猴。看来猴子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行为准则,于是我想进一步了解猴群生态习惯的兴趣更浓了,进而也萌发了拍摄纪录片的想法。
  二十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人类必须更新观念,自觉与大自然、与野生动物和睦相处,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生存空间。作为电视人要将这种“地球家园”的思想传达给人们,最好的途径就是用形象去感染和打动观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与策划人孙剑英、制片人卢亮认真商讨拍摄方案,同时对藏猕猴生活习性等学术问题向中科院动物学家赵其琨教授请教,确定了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缩短动物与人类的距离。拍摄中以观察式方法跟踪藏猕猴群,记录它们的自然生活状态。
  过去,只知道峨眉山的猴子很有名、很古老,却不知道它是中国独有的品种,早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在三年的拍摄中我一直受到动物学家的指导,逐渐加深了对猴子家族的母系社会形态的了解。猴家族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猴王必须是从另外猴群中分离出来的强壮雄猴。而随着繁殖能力的降低,母猴们就会逐渐对它失去拥戴,去倾慕其它外来的强壮雄猴。雄猴在生活中只是匆匆过客,母猴才是猴群的主宰。这与人类早期的母系制度很相似,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员,在生物属性方面与藏猕猴有相似之处,同样受到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律的制约,这正是本片透过猴王“强强”和家族的生活想要表达的一种思想。
  动物王国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管理法则。藏猕猴和许多动物一样喜欢群居,白天外出觅食,夜晚居住在山崖之上。后来我明白了猴子群居的目的是为了团结对抗外来力量的威胁和控制家族活动地盘不受侵害。为此,猴群时常会在结合部爆发争斗。由此想到人作为地球村内最聪明物种,理应学会善待动物,维护和平,维护我们家园的生态和谐。
  在藏猕猴这个群体中,它的全部生命意义都表现在为生存和繁衍的奋斗之中。在与猴子们相处的日子里,剧组同仁们不仅在体验生命本质,也通过镜头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猴子们的喜怒哀乐时常令我受到感染:在春夏季节猴王会主动照顾自己的孩子,让哺乳期的母猴单独去寻找自己喜爱的食物,以补充体能消耗,这种扶老携幼习性与人类相通。在冬季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母亲紧抱刚出生的婴儿,以自己身体挡住纷飞的雪花和呼啸的寒风。这种真挚、无私的母爱与人类有何不同!拍摄的画面虽然表现的是动物,但形成的影片却隐含着人性化的关怀,包含着对生命纯美的由衷赞颂!
  “峨眉藏猕猴”的拍摄长达三年。为了拍摄藏猕猴的四季生活,摄制组扛着设备往返猴群出没的山坡、密林、小径,时常听见猴子的叫声而不见猴子的踪影,有时十天半月都见不到猴子的影子。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猴子转,生活变得十分单调而枯燥,有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过路人的出现并和我们说说话。
  目前,我国拍摄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并不多见,《峨眉藏猕猴》算是一次大胆尝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