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意蕴的体悟与追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03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意蕴的体悟与追问
  郭涛
  近读作为“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系列”之一的《艺术的意蕴》(陈旭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深感作者对艺术意蕴的沉潜与体悟、对艺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中肯分析、对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颇多新见。它的结构的明晰性、体系的开放性以及作者整合诸家熔铸己说的努力,使这部书既具可读性,又不乏学术的深度。
  作者在对整个艺术过程的考察中,除了第一、二章总论和第七章结语,中间四章分别围绕“作品——世界——艺术家——读者”四要素展开。艺术是感性的,对艺术的思考、对艺术意蕴的追问则是理性的,即便对以前没有接触过艺术理论的人来说,在脑中形成的框架也是明晰的,毕竟对艺术与人生的究诘,是我们永不止息的冲动。
  任何一门学科企图建立封闭的理论体系都注定是徒劳的。也许正是由于作者采用了动态的四要素架构全书,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囿于封闭的圈子,因而该书面对新艺术的震撼,仍然能够游刃有余,作者正是从世界之维、创作主体之维、艺术品之维、接受之维四个方面对当代艺术作出了理论上的回应与解说。体系的开放性,既是作者运思的结果,也体现出一种理论上的自觉与自信。
  也许任何一本像样的艺术理论著作对中西美学中表现/再现、意境/典型的问题都不能绕过,《艺术的意蕴》一书对它们的清理与整合,给我们以清晰的印象。在中西美学和艺术实践中,表现/再现、意境/典型,它们有着内涵的不同。把两对范畴的差异作比较,只是相对而言的,因而也才有超越对立的可能。作者从哲学、心理学、美学的角度,论述了这种超越的内在根据及其可行性,这样就避免了落入任何一方的偏颇,体现了超越者的开放的襟怀。
  巴赫金指出,“语言的整个生命,无论是在哪个应用领域里,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作者在巴赫金“对话”理论启示下,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对话与潜对话进行了分解,也颇具新见。它们包括:“把真理置入作品:与世界对话”、“自我的内省与驳诘:多重自我的对话”、“艺术家与作品对话”、“艺术家与读者欣赏者的潜对话”,这样就把艺术创作中理论家能够言说的部分都说了出来。
  也许普通读者更关心的是,一种理论或一本理论著作如何引导我们进入作品本体?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抛弃了简单的内容形式二分法,总结了我国古代以及西方近现代作品层次分析法,而提出了自己的层次分析法:“物质媒介层”、“图式化或形式化层”、“形象抽象层及完整的意义内涵层”、“形而上的意蕴层”,作者这样的划分法既考虑到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品,以及不同风格的艺术品的普遍性,还贯彻了过程性、动态性的原则,增强了这种划分法的解释效度及可操作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