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穷国人的命就不是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08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穷国人的命就不是命?
李志明
  据阿根廷《号角报》透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制药厂最近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提出申请,要求在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新生婴儿身上试验他们开发的一种新药。药厂的计划是将患有呼吸紧张综合征的婴儿分成3组,每组325名,一组服用新药,一组服用现有的药品,第三组只给没有任何疗效的安慰剂,对结果进行观察对比,据此取得在美国销售新药的许可。
  呼吸紧张综合征是一种新生儿多发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在美国它是儿童死亡的第四大病。给面临死亡威胁的患病婴儿服用安慰剂,意味着放弃治疗,任其死亡。这家制药厂的总裁在为这种不人道试验辩解时冷酷地说:“在拉美某些医院里,病儿反正得不到适当药品的治疗,因此给他们服用安慰剂并不会令他们的状况更糟。”而在美国国内,如果存在有效药品和治疗方法,是禁止在有死亡可能的病人身上使用安慰剂的。
尽管舆论指出制药厂的要求不人道,政府应该断然拒绝,但是FDA却表示对此要求正在研究之中。这并不奇怪,因为正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在穷国进行新药试验已经成为美国制药业的通常做法。自1980年起,FDA准许制药厂在国外进行新药试验,承认在国外的试验结果。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将新药试验转移到国外,主要是在贫穷国家进行。美国制药商直言不讳地声称,在拉美、中欧、东欧、俄罗斯、南部非洲、东南亚等地试验新药,是因为那里“条件好”——成本低,政府管理不严,病人多且多数未经药物治疗。据报道,1990—1992年,FDA批准在国外试验988起,1996—1998年这一数字增加了5倍,达到5380起。2000年在美国上市的新药中有27%在国外进行过部分试验。在南美洲,1991年有5个在FDA注册的药品试验单位(试验准备在美国出售的药品),2000年达到453个。据估计,有上千种药品正在拉美国家进行试验,甚至出现了专门在拉美国家寻找试验单位的掮客公司。
人们不难发现,这种以穷国为新药试验地的趋势是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同步发展的。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国际分工的重新布局。难道在新的世界分工中,众多穷国的百姓就应该被分配担任老鼠和狗的角色吗?中国古代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格言。如今,科学昌明,生产力高度发达,在一个声称以“人生来平等”为立国之本的国家,某些人却把穷国人民视为一般动物,在他们眼里穷人的生命不是命。联想到他们的潜水艇可以无所顾忌地撞沉别国的实习渔船,他们的导弹、贫铀弹滥杀无辜是“日常行动”,人们不禁要问:他们究竟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不尊重人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