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中国游泳在沉默中等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09
第8版(体育)
专栏:

  中国游泳在沉默中等待
本报记者 许立群
  眼下已是大地回春的时节,但中国游泳似乎还在冬眠。
  国家训练局游泳馆已修缮一新,但馆内还是冷冷清清。只有韩雪、罗雪娟等几个熟悉的身影在空旷的泳池里孤独地游行。
  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云南海埂还有韩冰岩等几个教练组在进行高原训练,其他大部分国家队教练员和队员依然在各自省市。“众所周知,大家都在积极备战九运会”。
  其实,中国游泳队今年还有许多更重要的国际比赛。5月的东亚运动会已经迫在眉睫,接踵而至的还有7月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和8月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但各赛事计划还没有具体落实。教练员和运动员们不知道自己能参加哪些比赛,这使他们无法根据比赛任务制定训练计划。游泳中心原定4月25日国家队开始集训,但至今也没有下达明确的通知。“在等待”这三个字或许能概括出中国游泳目前的状态。
  据悉,中国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近期将有人员变动,一位新主任将走马上任。也许这是中国游泳自奥运会后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悉尼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和跳水大相径庭的表现,似乎可以佐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一手硬一手软”的工作状况。也许正因为跳水成绩的出色,使得管理中心对游泳的反思不痛不痒。悉尼奥运会上15个游泳世界新纪录的诞生,标志了世界泳坛又一个巅峰时刻的到来。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游泳的低迷和沉落。“我们目前只是世界中游水平。”这是在奥运会后,中国泳协给中国游泳的一个定位。然而,比定位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何以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曾被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游泳在不长的时间里又退化成一片不毛之地?客观地说,中国泳协在铲除兴奋剂毒瘤、树立中国游泳纯净形象上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国人对中国游泳的期待绝不会仅仅停留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中国游泳,人们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有人认为“松散的联邦制”训练体制造成了地方割据,带来了管理的混乱和信息资源的人为封闭;也有人指出,中国游泳训练理论和方法已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些可能都是问题,但是否是最致命的问题呢?中国游泳队的教练们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懂电脑,懂英语,在中国教练员队伍中是公认的高素质的一群。他们当中有陈运鹏那样开天辟地的突击先锋,有培养出“五朵金花”的四大金刚,还有以赵戈为代表的新生代教练。从庄泳、杨文意到陈妍、齐晖,中国泳坛也从来不乏有天赋的运动员。
  作为职能部门的中国泳协和管理中心,树立雄心壮志,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乃是当务之急。没有士气的队伍是无法打胜仗的。
  也许,指望中国游泳在今年的国际比赛中有突破性的成绩是不切实际的。但至少在与世界高手的再次碰撞中,我们能积极地去观察、学习和思考。波波夫的教练图雷斯基认为,一个国家游泳运动水平的跃进大致要历经7至8年的磨砺。按此理论,只要中国游泳不甘沉沦,下届雅典奥运会正是中国游泳重新证明自己的大好时机。
  无论中国游泳过去有过怎样的辉煌和挫折,这些都不应成为负担和包袱。对竞技体育而言,最重要的比赛永远是下一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