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两会”代表、委员畅谈新形势新任务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聚焦

  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两会”代表、委员畅谈新形势新任务之四
  本报记者 赵川东 徐运平 林治波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代表、委员们认为,实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完成新世纪宏伟目标的政治保证。他们指出,民主政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际上体现了由谁来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两大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总体框架,也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河北团的阎恩荣代表说:“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经过了几十年实践检验、从根本上代表人民利益的好制度。国家重大事务都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决策,各级政府的各项事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监督。政协能够集中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贤达,给国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行民主选举。人大代表是从地方上分层次差额选举出来的,充分反映了民意。二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可以集思广益。三是民主管理。政府由人民选举出来管理国家事务,并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它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四是民主监督。监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等。政协通过提案行使监督,表达意见,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反腐败作为对权力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反腐败的力度明显加大,不论职务高低,只要是以权谋私,损害人民利益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反映了民主监督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认识国情 循序渐进
  代表、委员们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相适应,民主建设应该逐步地向前推进。
  来自湖北武汉的单大年委员说:衡量一个民主政治体制的优劣,其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他说:“从武汉的情况看,在用人机制上,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民主程序。行政领导干部要到人大述职,或进行民主评议,群众反映很好。这说明,在我国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民主建设的改革创新是大有可为的。”
  浙江团陈俊亮代表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地推进,但推进方式应是循序渐进的,突变的激进的民主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他说:“人民群众对民主有一个学习、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证明了基层民主的方式是比较适合国情的。”
  代表、委员们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政治建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应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闭会期间代表、委员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发挥。
  依法实施 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依法实施,并要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这已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江苏团顾黄初代表说:“民主政治建设要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法律本身就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判定罪与非罪,都是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的。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一方面实行广泛的民主,另一方面对违法乱纪行为坚决依法惩处。”同团的颜福星代表说:“民主建设、民主监督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决策行为要公开、公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批评,成为推进民主的模范。民主监督是防止腐败的一条重要途径,监督措施要可操作,并要具体落实。”他认为,我国在近年来推进决策民主化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十五”纲要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上上下下多次,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昌道委员说:“推行农村政务公开、民主选举以及干部选拔方面的一些很好的尝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城市方面,要探索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这同农村的基层民主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对于今后的民主建设,他提出五条建议:一、民主政治要法制化,法制应当体现民主政治的内涵;二、加强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宣传,对人的尊重是民主的应有之义;三、依法保护人民,权力再大也不能超出法律的制约;四、干部任用进一步民主化,走群众路线;五、监督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要形成对权力的规范化制衡,舆论监督也应当加强。
  代表、委员们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将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