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结构调整像“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

  结构调整像“升学”
  本报记者 何 伟
  企业结构怎么调?刘汉章代表回答:像“升学”。见“升学论”引发记者好奇,刘汉章代表解释说:结构调整如同学生读书一样。只在中学当优秀生不够,还要在大学当好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生,使结构优化再优化,升级再升级。
  90年代初邯钢创造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管理经验,“九五”以来又创造出结构效益型发展模式。什么叫结构效益型发展模式?面对记者的疑惑,刘汉章放下案头的总理报告说,就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结构调整,包含产品结构、工艺技术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等内容,是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的产物。忽视任何一方都难于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即使硬件做到升级,没有软件的升级匹配,也迟迟不能达效。在全国学邯钢的热潮中,邯钢扭住调整的主线悄悄做了5件事。调整使邯钢10年迈了三大步,从一个地方钢铁企业骄子,跃入10大钢铁企业组成的国家队,而今邯钢锁定的目标是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准备参加国际钢铁企业的奥林匹克大赛。到底怎么调,市场说了算。刘汉章举了一例:邯钢发展薄板坯连铸连轧,完全是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的决策。他们经过货比三家,引进发达国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冶炼设备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结合邯钢的成本核算机制,用66亿多元干成了通常要100亿元才能干成的事。德国的公司考察后称,邯钢创出建设工期最短、达产速度最快、投资最少、连铸漏钢率最低的“世界第一”,初步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