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代表争说“信息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现场报道

  代表争说“信息化”
  本报记者 徐 冲
  朱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等。这些论述,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小谟代表说,听了朱总理的报告,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他认为,信息化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属于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这是三个方面中层次最高的目标。“但信息化不能搞全民皆兵,要各找路子,各辟特色。”他还以互联网为例指出,互联网现在有“三热一冷现象”值得重视。三热是指舆论热、投资热、创业热,其中有些投资热是投资炒作热。一冷是指企业界冷。这种现象值得高度重视。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高卢麟代表认为,虽然信息产品制造业本身的市场和产值就很大,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更大的市场在这之外。比如,为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等非信息产品制造业提供软件等服务。如果把我们现有的产品加上信息技术,也会使其大大增值。比如,加上智能软件的玩具就比一般机械玩具更受消费者喜爱。今后还会出现智能电视机、智能音箱,甚至智能眼镜。这些产品进入生活就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他说,朱总理在报告中那么强调“信息化”,是国家在深刻领会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后的正确选择。“我希望今后所有的产品都带上电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