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挖“鼹鼠”带出“地道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4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挖“鼹鼠”带出“地道战”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纽约时报》4日爆出惊人新闻:美国曾在原苏联(现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下面挖了一条秘密通道进行窃听,而这一秘密早已被美国情报部门刚挖出的“鼹鼠”汉森透露给苏方。
  针对《纽约时报》的报道,俄罗斯外交部5日召见美国驻俄罗斯临时代办,正式要求美国国务院作出解释。俄罗斯外交部认为,如果报道属实,那么,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现行的关于外交机构的国际法准则。但是,白宫和联邦调查局的发言人拒绝对此评论。
  俄罗斯驻美使馆坐落在华盛顿威斯康辛大道一座名为“奥图”的小山丘上。使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兴建,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全面使用。《纽约时报》的报道说,秘密地道就挖在建筑物的下面,地道的出口则隐藏在不远处居民区一座外表很普通的两层小楼里。地道是在十多年前挖的,耗资数亿美元,各种顶尖的侦听设备一应俱全,当时被认为是美国对苏进行间谍活动最尖端、最昂贵和最有效的系统。通道内可以听到馆内的谈话,可以监听和截获使馆与莫斯科的电信来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和原苏联遵照“互惠原则”,批准对方在各自的首都兴建新的大使馆。由此,美苏(后来为美俄)之间便开始相互指责,吵得不可开交,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大使馆进行了间谍活动。
  据报道,苏联新大使馆破土动工时,就有美国国会议员指出,苏联人可以利用新使馆位于小山丘顶上的地利,监视和窃听邻近的美国政府办公大厦。可事实上,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早已在苏方雇用的建馆承包商的一些“关键”职位上安排了自己的人,连苏方采购的建材物资也都在美情报部门的监控之中。与此同时,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决定,要抓住大好时机挖掘秘密地道。对他们来说,经费不成问题,让他们煞费苦心的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置挖出的大量土石和完成地下作业,还要瞒过国会和新闻界。不过,最终证明连美国国会也一无所知。
  但苏联是知道美国人会大做手脚的,只是不得其详。于是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就曾指责苏方在兴建中的美国使馆墙壁内装了窃听器,并下令整个工程停工。当时,美方一度曾考虑将驻苏大使馆的整栋建筑拆掉重建。后来,又决定从美国本土派遣“可靠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前往苏联,甚至连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如木材、水泥也从美国运往苏联。美国人把最上面的两层楼全部拆掉,又全面检查了基础部分后,再进行改建。直到认为“安全问题已经解决”,美国的外交人员才放心进驻新的大使馆。同时,美方也以此为由指责苏方,并禁止苏联外交人员进驻在华盛顿新建的使馆。一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美方才准许俄罗斯外交人员全面搬入新大使馆。此时,美国精心策划的秘密地道也已完工。
  据说,一开始,美国人在地道中还真能有所收获。但后来,窃听到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有些甚至还是假情报。美方偷鸡不着,反蚀了大本钱。明知有内奸出卖,但就是查不出来。直到如今挖出“鼹鼠”汉森,才水落石出。
  其实,双方间谍战都是“天罗地网”式的。由美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共同兴建的这条秘密地道,只是所布天罗地网的一部分。在太空中,他们各有上百个间谍卫星在全天候监视着对方;在大海里,他们的潜艇浮上海面时,可以监听对方的通信无线电波,沉入海底,可以从海底电缆处截获对方的通信内容。 (本报华盛顿3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