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两高”工作一年比一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1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两高”工作一年比一年好
  本报记者 王比学
  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讨论“两高”报告,记者来到铁道大厦听了委员们的讨论。
  委员们认为,今年的“两高”报告在讲成绩时,比较客观,从总体上看是不错的,“两高”的工作是一年比一年好。左连璧委员动情地说:“去年肖扬院长在报告中提出‘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这是高法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的两项承诺。当时听后,我很感动。今天看来,这两个承诺基本上兑现了,不容易啊!”
  来自安徽的杜诚委员接着说:“今天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全国法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一步提高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高法还制定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完善了司法救助制度。这说明高法确实下了功夫。”
  “今年的‘两高’报告能客观地正视问题,特别是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客观对待。‘两高’能自觉地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的意见。院长和检察长经常深入代表、委员中,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而且是诚心诚意的。”肖建章委员补充说。
  很多委员认为,人们对司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很痛恨,板子不能全打在“两高”身上。这个问题与现行体制有关。体制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到司法公正。地方保护主义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大障碍。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唐德华委员,边听边作记录,他对记者说:“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好处。政协委员知识面广,考虑问题全面、深刻。今天全体正、副院长全部到会场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去了。”这位在法院干了几十年的老院长很实在地说:“法院这几年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工作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所以,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提出,公正与效率是新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
  在另一个小组的讨论会上,记者发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座。“高法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包括政协的监督,今天来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就是接受监督的一种方式。”他诚恳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