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环保助申奥 申奥促环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1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代表委员访谈

  环保助申奥申奥促环保
  本报记者 江夏
  听说江小珂代表是北京奥申委的环境顾问之一,记者登门采访。“近三年,北京的空气质量真的发生了转折,1998年全年,北京的空气质量好于和等于二级的天气只占1/4,到去年已经超过45%。”江小珂三句话不离本行,她见记者有点疑惑,马上补充了一句,“这些数据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是作不了假的。”
  江小珂说,北京从1998年初开始公布空气质量状况,当年9月因汽车尾气污染,连续出现了空气质量四级的天气。市领导痛下决心,采取紧急措施,市区和郊县城镇的茶炉、大灶和小锅炉,全部停止烧煤,改烧清洁燃料;轿车在全国率先停止使用有铅汽油,提高汽车排放标准;三年投入300亿元治理污染,建设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筑工地管理以及大面积绿化等一系列措施也陆续出台。
  最让江小珂高兴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现在,北京市有50多个环保群众社团和组织,活跃着许多环保志愿者,人们广泛参与环保,节水、节电,垃圾分类……还出现了绿色商店、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提起绿色奥运的话题,她说,北京市有一句口号:以发展助申奥,以申奥促发展,我们借用一下,以环保助申奥,以申奥促环保。尽管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未全面达到国家标准,但是看看这两年北京的巨大变化,真是很有信心。只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扎扎实实地干下去,北京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的日子不会很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