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持之以恒 绿化祖国——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二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持之以恒 绿化祖国
  ——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二十周年
  本报评论员
  春光明媚的3月,正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大好时节。为祖国大地增添一分新绿,是我们的责任。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20年了。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广泛、深入、持续进行,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局面,成功探索出“全民搞绿化”的具有中国特色造林绿化路子。
  20年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公民积极参与,人民对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全民绿化和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人们对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备加关注,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植树绿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我国国土绿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营造的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位,有12个省区消灭了宜林荒山,平原绿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为生态建设、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年的义务植树造林,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个别地方把义务植树作为一种形式,没有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做表面文章,实际效果欠佳。这说明,义务植树运动还有待于进一步倡导,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把义务植树运动纳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整治国土、绿化祖国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认真研究的是,怎样找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义务植树运动的新路。要使辽阔的国土都绿起来,只靠少数人努力不行,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千千万万的人都发动起来,自觉自愿、长期不懈地参加绿化,也应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绿化是义务,是责任,也应该是利益。要引入利益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为实现集体利益尽责任,在追求自己致富目标的过程中为实现国家宏伟目标作贡献,形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大搞绿化的局面。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造林绿化要靠广大群众艰苦奋斗。绿化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多种形式把尽可能多的人组织起来投身绿化,可以为富余劳动力开辟一条就业的门路。同时,把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结合起来,祖国大地将尽染新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