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增收要有新思路——代表、委员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8版(两会扫描)
专栏:热门话题

  增收要有新思路
——代表、委员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赵彦龙 马国英 江 夏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呈连年下降趋势:1996年增长9%,1997年增长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只有2%,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6.8%的增长水平,更低于GDP8%的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
  是什么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路明说,农民增收缓慢不能单纯地归因于农业、农村经济内部和农民自身,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农业长期肩负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重担。近几年,虽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农村资金每年净流出仍在千亿元以上。同时,乡镇企业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等都受到限制,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脆弱地位。
  河南农科院院长董庆周委员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因为农业没有与工业实现同步发展。工业技术突飞猛进,工业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与此相比,农业则严重落伍。工业和农业间的交换失去了以前的平衡,农民自然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方式交换的结果,就是城乡间的差距加大。
  多管齐下 广开门路
  如何加快农民收入的增长?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他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要从城乡协调、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多管齐下,广开门路。
  “增加农民收入,一定要在宏观政策上制定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萧灼基委员说。他提出如下思路:其一,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结构,尤其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其二,增加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这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比方说修路,农民不仅可以从投资本身获得利益,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其三,逐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现在有69%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非常有限,单靠种地提高收入水平很困难。大力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如果每年能够增加城市人口0.5个百分点,我们就可以用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使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比例达到1∶1。这样,农民的资源占有量会大大提高,一些诸如农村生产规模偏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其四,增收必须建立在减负的基础上。实行税费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江苏阜宁县县委书记周古城代表说,阜宁县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比上年增加7%,主要靠的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面积推广双低油菜,引进最新的西瓜、草莓品种,养殖业也发展得很快。流通渠道通畅很重要,阜宁全县形成了1.5万人的经纪人队伍,仅在上海的两个大批发市场,就有700多阜宁人在搞批发。
  来自河南的郭自安代表是临颍县龙堂村党委书记。龙堂村由穷变富,去年人均纯收入4800多元。说起其中的经验,郭自安说:“增加农民收入,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们龙堂村投资700多万元建成占地520亩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从荷兰、美国、韩国等国家引进名、优、特、稀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反季节生产,现在使种植、养殖、加工、观赏融为一体,形成旅游观光农业特色。我们舍得花钱培养人才,培养村里人,聘请大学生,才发展得这么快。”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原市长杨永山代表说:“增加农民收入,不但要在种植上下力气,更要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搞粮食就地转化。吴忠市现在已经形成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去年虽然大旱,但牛、羊、家禽、水果等收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仍增长3.7%。”内蒙古宁城老窖集团董事长马德海代表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很大。
  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光围着田地打转转。贵州省遵义市市长傅传跃代表说,我们这里有些地方人均只有几分地,种地很难让农民富起来。所以,要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非得加速城镇化进程不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