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曲格平等三位人大代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我国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任务艰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0
第8版(两会扫描)
专栏:

  曲格平等三位人大代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我国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任务艰巨
本报北京3月9日讯 记者丁伟、严冰、李忱报道:今天下午,“两会”新闻中心邀请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这三位代表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委员、中科院院士孙鸿烈。
有记者问,如何评价本届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曲格平说,“九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度重视,政府集中力量办了四件大事:一是在1998年洪水过后,把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建成堤防1.6万多公里,有236座城市的防洪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仅1998年至2000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总规模近千亿元,是平均年份的3至4倍;二是国家采取了断然措施,明令禁止采伐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天然林,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区作出了禁伐天然林的决定;三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到了首位,并推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积极务实政策,这是扭转自然生态不断恶化、建设秀美山川的治本举措,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四是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对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北京市等进行了重点治理。经过努力,全国23.8万家工业企业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得到了控制。总的来看,“九五”期间是我国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最好的一个时期。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评价我国环境现状问题时,曲格平说:尽管“九五”期间环保工作成就巨大,但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环境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环境状况较差。在生态方面,突出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同时,沙漠化面积仍以年均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展望的问题时,曲格平说,从朱总理报告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所有五年计划中,“十五”计划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了最为突出的地位,可以预见,经过这五年的努力,我国将在城市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两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王涛、孙鸿烈代表就农业污染、沙尘暴成因及治理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