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机遇叠加的重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2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机遇叠加的重庆
  本报记者 范伟国
  5日上午,朱总理关于在西部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开发培育长江上游等三条经济带(区)的话音甫落,在当天下午重庆团讨论中就激起强烈反响。代表们先后发言,认为重庆正面临一个新机遇。列席大会的重庆市市长包叙定说,重庆有了最新、最好的机遇。人大代表王云龙更是一语中的:目前重庆有机遇的叠加。
  是的,在近4年中,三峡开发,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不期而至,山城再次被全世界所聚焦。现在的重庆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用人大代表贺国强的话来说,重庆处于西部三条经济带的交汇点,江总书记提出的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越来越明确。
  在机遇面前,重庆人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记者几次参加代表们的讨论,感受到了重庆人直率坦诚的一面。他们正视困难不畏困难:人大代表甘宇平说,百万移民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破解有很大一部分落在我们身上,这是中央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把移民的思想工作做好、生活安排好,并把移民安置与高效农业建设相结合,帮他们逐步致富。人大代表赵公卿说,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目前农村尚有82万贫困人口,帮助他们脱贫是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人大代表钱书远说,重庆的汽车、摩托车行业正形成规模效应,去年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摩托车产量居首位。但国有企业改革还任重而道远,市里出台了“七个一批”的政策措施,今年会有新的突破。人大代表陈万志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趋势要抑制,否则就会贻害三峡水库。不能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GDP的增长,不保护生态环境的不是好干部。他建议,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制。
  火辣辣的语言背后,是重庆人的埋头苦干。经过“三讲”,重庆领导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不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搞送往迎来的虚架子、不搞树碑立传的形象工程渐成共识,重庆人大代表团的负责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